查看: 11750|回复: 0

空城计

[复制链接]

9505

主题

1万

帖子

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433
发表于 2019-12-28 13:10: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北省 电信
空城计,民间流传千古的三十六计之一。意指虚虚实实,恍惚不定,兵无常势。这是一种需要依靠强大的心理准备方可使用的险招。《三国演义》中介绍的是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错失街亭,而诸葛亮的老对手则领兵十五万来攻取这只有两千五守军的西城。故此诸葛亮便使出空城之计,大开城门,自己独领两个书童,然后于望敌楼前焚香弹琴。司马懿见到此等情形,先是疑惑,后是恐惧。为何疑惑?诸葛亮的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为何大开城门,迎我入关?若城内无伏兵?他又如何神态自若?且看这身边的两小童!神态自若,面不改色。城内若无埋伏,面对着这十五万大军也应该神色惊慌,吓破了胆才是。想到此处,司马懿便命人退兵,何由?

诸葛亮身经百战,面对此等情形尚可演出一台戏,但这身边二小童也镇定自若,不慌不忙。只能说明一件事,城内早已设下伏兵,诸葛亮想来一个瓮中捉鳖。故司马懿因恐惧城内埋伏而选择早早退兵。所以此计成功之处不在于诸葛亮的悠闲自得,关键在于二小童的气定神闲,面对着即将而来的杀身之祸毫不畏惧,神情自若。司马懿见此情景,怎么能不退兵呢?

还有一种猜测是司马懿想留诸葛亮的性命来达到一种牵扯的目的。所以到底为何种原因我们不得而知。毕竟这只是作者罗贯中对人物性格特点塑造的一个手法罢了。因为真正的历史作品《三国志》中记载了,当时的司马懿远在洛阳,街亭之战的主角是张郃与王平,而并非《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与司马懿。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因空城计而闻名天下,虽是小说家的一种人物塑造,但是作为三十六计中的一计,真实存在的典故还是有的。同样在三国时期的鲁阳之战,孙坚的空城计吓退董卓数万铁骑。还有唐朝名将张守圭也使用了一手空城计击退敌军。

历史与小说的不同,会对很多孩童的文化观念有所影响,就如这般空城计一样,世人多数只知是诸葛亮用此计吓退了司马懿的追兵。却不知其真正典故。还希望后世的创作中能以历史为骨,艺术为翼。(图文来自网络)

参考文献:

《三国演义》《三国志》
em10042804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鄂ICP备20220039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98402000088号

GMT+8, 2025-7-5 22:06 , Processed in 0.04540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