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606|回复: 0

全球将面临的巨大挑战

[复制链接]

9501

主题

1万

帖子

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91
发表于 2020-4-21 08:11: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北省 联通
统计局发布的一季度GDP数据大家也看了,国内生产总值206504亿元,同比下降6.8%,而2019年的四季度是 6%。在没爆发疫情之前,大家对今年一季度的预期也在6%。重要的是,这一正一反算下来,一季度整体经济实际上是下滑了-12%。如果按照二八法则来算的话,这次疫情,只有两成产业/行业受益,八成产业/行业是亏损的。

受益的产业/行业也帮大家不完全统计了一下,主要有以下这些:

1、医疗卫生行业;
2、互联网医疗;
3、养生保健行业;
4、居家运动器材;
5、AI产业;
6、社区生鲜电商;
7、自媒体;
8、直播电商;
9、在线培训;
10、远程办公软件;
11、视频会议平台;
12、VR、AR场景体验;
13、网络游戏;
14、在线影视。

换句话说,疫情期间的这三个月,虽然很多企业停工停产,但做上述这些行业的,营收反而大幅增加。
而全球的情况,大家看新闻也基本上都了解:疫情确诊人数早已超过200万,很多国家也采取了封国封城措施,但好在境外一些主要国家也都陆续出现了明显拐点。剩下的,就是大家对全球经济的担忧。

4月14日,在《世界经济展望》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世界经济展望下调了预期,认为今年全球经济可能出现-3%的负增长。而就在三个月前的1月份,IMF还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将以3.3%的速度增长。而这一正一反算下来的话,今年全球经济实际上也要下滑6%。并且IMF首席戈皮纳特还说了这样一句话:“各国为控制疫情采取的必要措施使世界陷入‘大封锁’状态,经济活动以百年难遇的规模和速度崩溃,可能会出现‘大萧条’以来最大的经济衰退。”终于,全球最大的金融组织有了“全球要出现“大萧条、衰退”这样的明确表述“。而这个警告,我已经很早之前就告诉各位了,不知道大家听进去了没有。

什么是大萧条?我相信几乎没人经历过,因为上一场大萧条已经过去了近100年。
经历过那场大萧条的老一辈差不多都驾鹤西去了。翻看了90年前的历史资料,1929年的美国大萧条导致5000家银行倒闭,13万家企业倒闭, 金融机构被疯狂挤兑、工厂关门、工人失业,美国有28%的人无法维持生,流浪人口达200万。当然,这场历史离我们太遥远,各种数据也离我们太遥远。但IMF首席经济学家戈皮纳特很形象的打了一个比方:在经济衰退的预测速度下,2020年和2021年全球GDP的累计损失可能达到9万亿美元,这个数字大于目前日本、德国两国的GDP之和。
什么意思呢?日本和德国是目前全球GDP排名位列第三和第四名的国家!你能想象两个经济大国经济突然归零的场面么?接下来,经济总量的衰退,人们收入是必然下降的!
为什么不让大家继续加杠杆?能理解么?各位!没有收入的增长,如何偿还不断高积的债务?那些首付都靠信用卡刷出来的投机客,这次,估计要全军覆没。

虽然全球疫情出现了拐点,但疫情是否会在印度、非洲国家等公共卫生条件较差的国家蔓延?今年秋冬季节是否会反复?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播究竟怎么控制?全球经济复苏能不能按部就班推进?目前这都得打个问号!
况且你说要重启经济,全面复工,但企业没订单怎么办?你说报复性消费,大家兜里没钱怎么消费?所以在疫苗没有研发出来之前,全球经济负增长必定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会不会真如IMF所说陷入“大萧条”或者“大衰退“。我觉得也不会导致那么严重的场景。各国当局应对这次疫情的反应,都出台了一系列危机管理举措。比如金融层面,美联储在疫情蔓延时,就果断直接降息至零、重启量化宽松,并承诺无限量QE,这种决策对缓解流动性风险极其有效,阻止了金融层面和实体层面互相伤害反馈。而与此同时,在财政政策方面,美国在极短的时间内出台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比如2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法案,这都对实体经济起到了非常明显的托底作用。这些果断杀伐的金融操作,都是从2008年危机之后吸取的教训。还是我上次说的,事态虽然比较严峻的,对未来复苏节奏不要预期那么高,但也不用完全丧失信心。现在不是2008年,也不是1929年。目前全球央行货币制度环境、当局的宏观政策理念、全球贸易状况、银行体系的运转,与过去都迥然不同。所以,虽然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很严重,但这并不意味着全球即将陷入旷日持久的大萧条。

很多人惧怕这次疫情会导致国内产业链搬迁。你看新闻都在报导:“美日都在呼吁要赶快撤资,把在华企业全部撤离。”把人们都搞得人心惶惶。但智商这个东西,真是有很大差距。能说出这话的,都是傻的冒泡。我把话放到这儿:这次全球疫情蔓延,不仅无法敦促欧美日在华投资企业迁出,反而会使这些企业更加固定在中国。原因很简单:不管是迁出还是撤资,这都意味着这些企业回去后要重新投资,但是,经此一疫,欧美经济估计要很久才能恢复元气,全球衰退阴霾下,哪个产业资本愿意现在折腾去搞搬迁撤资新投资?对于产业资本而言,现在是能不折腾就不折腾,现在折腾搬迁撤资不傻X么?
况且,现在中国是全球复工环境最好的国家,没有之一。他企业傻X了?从全球复工环境最好的地方迁出去,去复工环境不好的地方去做新投资?所以,还有十天就到了5月份。欧美当局现在着急复工恢复经济,摆在他们面前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让经济进入复苏?其实很难。目前欧美日等各国货币和财政的流动性救助只是紧急输血,用于纾困的。但疫情和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对各国实体经济、制造企业和金融机构造成了重创内伤,这不是仅仅靠所谓放淼就能根治的。比如,无法复工的餐饮、娱乐、航空等服务业,油价暴跌破产的油气公司,财务基础薄弱的中小企业,这不是说你给他们点低息贷款就能救得过来的。所以,真正的挑战,是未来十天,欧美日等这些国家要出台的行政和产业政策救助改革。如果这些政策不能果断有效出台,那么2-3个月之后,大家会发现,在既没有“群体免疫”又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等有效治疗手段之后,别说经济复苏了,可能连金融市场都会在遭重锤!(图文来自网络)
mmexport1587427331070.jpg
最好的生活,无非就是白天可以有说有笑,晚上还能睡个好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鄂ICP备20220039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98402000088号

GMT+8, 2025-5-18 14:07 , Processed in 0.05392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