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797|回复: 0

朋友圈不能乱发的七项信息

[复制链接]

3815

主题

5670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838
发表于 2020-5-7 12:40: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北省 移动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01
不晒住所

在家庭或者朋友聚会的时候,许多用户都会把聚会的照片分享在朋友圈中,这个时候,家里或者窗外环境如果也出现了,那么就很容易泄漏个人隐私,之前就有新闻报道,一网红主播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窗外的风景,根据其他发布的内容结合起来,居然找到了该女生的小区住址,包括楼号,还有门牌号,这也是让人细思极恐的了。

因此发朋友圈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避免将家庭住址中较为突出的建筑物,风景发布出去,这很有可能泄漏个人隐私,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以及未知的风险。

02
不晒票

随着假期的到来,朋友圈各种旅游外出照也纷至沓来,在高速发达的交通系统下,“诗和远方”也成为了一件简单的事情,随手配上一张火车票/高铁票/飞机票,有些用户会使用马赛克遮挡住包含个人信息的板块。

但是其实包含个人信息最多的其实是这些票据里面的二维码,许多用户觉得二维码没遮挡住也无关紧要,市面上一些特殊软件是可以从二维码中分解出车次航班,姓名,身份证号码等。

之前有些用户反映通常到了目的地之后会接到一些酒店或者打车软件的电话,其实个人信息很有可能就是从中泄漏的,严重的话很有可能涉及接到诈骗电话,因此,晒票要注意二维码的的隐藏。

03
不晒孩子

早前有新闻报道,一家长在朋友圈中晒出孩子班级信息,不法分子得知后,趁家长不注意,拐走孩子,敲诈勒索,其实这样的新闻不在少数,许多家长为了分享,记录孩子成长的点滴,会将孩子的一些个人信息,包括照片,姓名,以及就读的一些学校发布出来。

这其实对于孩子的人身安全隐藏了巨大的风险,除了孩子之外,还有家中长辈的姓名,照片不要公布在朋友圈,因为小孩和老人对于风险的识别能力较低,很有可能通过这些朋友圈的信息就进行钱财的诈骗,或者开门让这些不法分子进入家中盗窃。

04
不晒财

有时候买了一个名牌包,或者昂贵的首饰等会想要在朋友圈中分享,炫耀一下或者分享购买之后的好心情,这种本是无可厚非,但在别人羡慕的时候也有可能招来妒忌甚至是招来危险。

早前,发生了一个入窃案,不法分子被捉时竟发现是微信好友,原因是看到友人在朋友圈中炫富,以为很有钱,可见古人所说,财不外露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在朋友圈中炫富还有一风险,朋友借钱,若是不借,借口如何搪塞,这也是一个问题,因此炫富有风险,发朋友圈需谨慎。

05
不晒车牌

朋友圈如见也成为了商品销售的一个渠道,包括一些微商,通常会发布一些产品,服装,汽车等,这些商品发布在朋友圈中由于没有携带一些特殊的标志,并不会影响个人隐私。但是如果这些商品属于个人使用过,二手转让的,携带了个人信息,那么就要注意了,连车牌带车型的公布出来,很有可能带来一些麻烦。

有车主并未到过某些地方,却接到了当地交管局的电话,车辆涉及违规,其实就是一些不法分子车型车号来套牌,进行了车牌的伪造,以此做一些不法的勾当,晒车要有度,注意对于车牌号的遮挡。

06
不晒敏感信息

996似乎成为了一种工作模式,假日加班也是常事,为此,有些用户会将辛苦劳作之后的工作成果,工资条,业绩等发布在朋友圈中,若是发布的内容涉及到了公司的敏感信息,包括处于保密阶段的新产品,项目合作内容,标书等商业机密,那么很有可能涉嫌违法行为。

当然,国家机密更是不能发布出去的,有些网友出于爱国,自豪之心,将辽宁舰,歼20等照片在网上传播,发布在朋友圈,让大家为祖国富强点赞,但是这并非官方发布,导致了严重的泄密,不知不觉就为国家安全增添了一丝隐患。

因此,一些包含敏感信息涉及国家,企业机密的内容一定不要发布在朋友圈中,不然可能面临高昂的罚金,行为严重的还有可能会被判处3-7年的有期徒刑。

07
不晒日常“打卡”

为了健身减肥,学习等,一些用户会通过朋友圈的打卡方式,让微信好友来监督自己,如今一些机构为了营销,通过给予一些优惠福利来诱导用户发送一些图片,链接到朋友圈中,在微信发布的《关于利诱朋友圈打卡处理公告》已经明显的表示出,这类行为严重影响到用户的体验,并且带来安全隐患,因此这类打卡内容发布要谨慎,不然容易被封号。
初来乍到,请多关照
新来的人儿,摸不着门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鄂ICP备20220039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98402000088号

GMT+8, 2025-7-5 20:25 , Processed in 0.03939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