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107|回复: 0

刚持续一个月的摆摊热,急剧“降温”,农民:得亏没去,差点被骗

[复制链接]

3815

主题

5670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838
发表于 2020-6-30 07:56: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北省 移动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本帖最后由 回眸一笑 于 2020-6-30 09:40 编辑

我在网上看到有人说“今年不管是开着豪车的老板也好,还是背着被褥出去打工的农民工也罢,大家在目标是都非常统一,那就是不图赚钱,只图活着,能在倒闭潮和失业潮当中,有一席之地,维持目前的生活质量不会下降太多”,我觉得这种说法还是比较公允,站在农民工的角度来说,工资不如意,工作难找了,那背后对应的就是农民工要找的那个愿意给工人开高工资,愿意提供良好工作条件的老板已经扛不住了,今年捉襟见肘是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也正是如此,所以今年也催生出了一个曾经存在,但是后来被禁的职业:摆摊。

在过去的1个月时间,可以说是全民摆摊的热潮,从农村到城镇,大家都在说摆摊的话题,也有很多人专门从存款里拿出来几百块钱,积极进行摆摊的尝试。不过就在摆摊如火如荼的时候,有一部分群体对摆摊显得格外“免疫”,那就是农民工。按说很多农民工以前都干过摆摊之类的小生意,更应该是轻车熟路才是,不过这次他们并不看好这种营生,甚至是在城市没找到工作也不去摆摊。如今再去看看,觉得农民工的选择蛮正确,短短的一个月之后,摆摊就出现了急剧“降温”的情况,据网上的数据显示,和一个月前比,摆摊的人群缩减了10%左右。对于这样的结果,农民的感受只有一点,那就是:得亏没去,差点被专家骗了。

其实按照专家的分析,摆摊会是今年的主题,因为从农民到城市人,大家在经济上都受到了影响,资金不宽裕,这种情形下,消费能力势必会减弱,而地摊消费的特色就是价格低廉,这符合今年人们的消费观念。鉴于大量的农民工在城市一待就是个把月,合适的工作遥遥无期,因此也有专家表示农民工随便去摆摊都比耗在城市强,可农民工这次为啥会看得这么透彻呢?我觉得原因有这么几点。

第一、越是看似好的事情,越是要冷静,这些年因此吃的亏不少

农村老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农民这样的反应可能跟吃亏多了有关,因为他们的经验告诉他们,越是看似好的事情,越是要冷静,因为到最后很可能会得不偿失。举个例子吧,村子里当初说要装天然气,多少农民是左盼右盼,因为装上之后,不管是做饭还是采暖,都要方便很多。可真到要装的时候,农民又犯难了,入户费要3000到5000不等,还没用上呢,就要先交这么多钱,之后每天使用,每天交钱,如果坏了,维修的话,还需要钱。这一来二去,可不是三五千就能解决,所以到后来再装的时候,很多农民就明确表示不用了。

提到摆摊,农民可以说是一把辛酸泪,因为曾经摆摊是很多农民的主要职业,但由于脏乱差,过去的那些年大力整治,导致摆摊几乎彻底消失,就算是偶尔还有个别农民敢去摆摊,但是只要听到“城管”俩字,撒丫子就跑了。今年专家重提摆摊,无非是为了缓解经济压力的缓兵之计罢了,说白了一阵风,很可能刮不长,所以还不如维持现在,本本分分打工。

再者,说实话,很多人摆摊其实没有任何的想法,也没有做过调研,更没有什么经验,只是觉得今年摆摊比较火,所以就去摆摊了,和农村种东西一样,很多农民不考察市场需求,不联系销路,看到方圆左近有人种什么,自就去种什么,结果导致农产品产量骤增,市场消化能力疲软,进而演变成农产品滞销,当前的摆摊也是如此,这股风起来的时候,跟风的人太多了,最终黯淡收场的也不会少。

我感觉农民在这一点上做的选择还是挺对的,情况不好的时候,采取谨慎策略,看好手里的钱财,顺便不要太挑剔,在城市找个差不过的工作先干着,能维持有进账,能解决下半年孩子要交的学费,年底家里要收的新农合及家庭的日常花销,这就够了。要是没有仔细调查,就把存款拿出来摆摊,就又被骗了。
mmexport1569828733897.jpg
初来乍到,请多关照
新来的人儿,摸不着门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鄂ICP备20220039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98402000088号

GMT+8, 2025-5-19 22:38 , Processed in 0.06142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