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328|回复: 0

三伏天多出汗,养阳气,这四件事再不做就晚了

[复制链接]

3815

主题

5670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838
发表于 2020-8-5 12:14: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北省 移动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天还是那么热,蝉还是那么闹,以至于完全没意识到三天后就立秋了,毕竟今年三伏有满满40天,要到8月24日才结束。

之前我们总是在讲夏天要多出汗、三伏要养阳气,一副正经养生脸。这会儿夏天马上要过去,还是来聊聊如何享受夏末秋初的伏日吧。

四时流转不等人,那些酷暑独有的乐趣要抓紧了。

歇伏:食补不如睡补

虽然时至立秋,三伏才过半,古云:「伏者,隐伏避盛夏也」,酷热的三伏天,宜「伏」不宜「动」。此时应躲避暑热,避免10点~16点在烈日下行走,这时候最容易中暑,即便出门,也最好在阴凉处行走。

过去的农村,往往有「歇伏」之说,顾名思义,是得注重休息了。此时,庄稼人会利用清晨的短暂时间下地劳作。等太阳热浪威力渐大,就会陆续收工歇息。另外,出了门的姑娘也会在夏末秋初接回娘家小住一段,休养生息。

对于现在的城里人而言,睡觉就是最好的「歇伏」了。可以睡个午觉,晚上也早睡一会儿,子时(23点~1点)和午时(11点~13点)在睡眠中度过再好不过了,真是「食补不如睡补」。

伏日的阳气还是很旺,我们睡前可以练习一个养阳的睡姿,让睡补事半功倍。这个睡姿叫做还阳卧,大概是下图这样的:

身体自然平躺仰卧,胯关节放松,两腿弯曲,小腿向内收,两脚心相对,腿似环。脚后跟正对着会阴处(如果能顶着会阴最好),两手心放于小腹处,掌心向着腹部。

摆好姿势后,微闭眼,心中默念「虚」字,以鼻吸气,意想气聚于小腹处,再滚动到后腰;以嘴呼气,意想体内的邪气随着呼气排出体外。每晚睡前练习半小时。

这个姿势会把气血往下引,所以很多人做的时候,会感觉脚心发热。我们平时想得太多,气血能量都在脑子这里,自然睡不着。就像是泡脚让人感觉特别好眠一样,气血下去了,睡眠都会踏实不少。

同时,还可以很快地把肾气充盈起来。生命力强盛的关键就是看肾气是否充足。摆这个姿势,更有利于充盈肾气。

伏天逢入秋,我们之所以要尤其重视睡觉,子午觉还阳卧,是因为此时天地之间阳气会由极盛转入收敛状态,最需要通过睡眠去吸取敛藏能量。足够的睡眠,能帮我们做好秋收冬藏的准备,来年才能更好地生发舒展。

另外,有一点尤其要注意:立秋(8月7日)当天,不仅要睡好子午觉迎接养阴季,最好还是呆在室内尽量不出门。《黄帝内经》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立秋这天就是要避虚邪贼风的。

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八大节气交接当天,是「太一移宫」的日子,如果出现5级以上大风天气,称之为「变」,务必要躲避。

所以古人在这八个重大的节气里,都是全国放假,官员也不早朝,就是为了避虚邪贼风。如果没大事儿,我们最好也待在室内吧,不得不外出的话,记得穿上风衣护着点儿。

游泳:三伏暑夏一大享受

老人说:「一立秋水就凉喽」,因为立秋后早晚偏凉,露天的水池会比原来凉,但是未出三伏天,还是可以游泳的。要是出伏之后再游泳,就容易「秋水伤人」了。

游泳可以算是最享受的全身运动,不仅能消耗更多的热量,让身体各大肌肉群都得到锻炼,而且水流还能很好的给身体做个按摩,尤其是颈椎腰椎不好的人,借助浮力可以起到一定的恢复调整作用。

最佳时间是在饭后一小时左右,户外游泳的话最好避开中午阳光特别强烈的时问段,以免中暑也避免晒伤。游泳前,充分做好热身准备,再用凉水浇浇面、胸等部位,慢慢适应水温,以防抽筋。

有人会担心游泳有寒湿入体,对多数人而言是多虑了。如果水温适宜,你在泳池里又保持运动,你的卫气足够保护全身,不会有生湿问题。

而且运动本身是健脾的。中医讲脾主肌肉,肌肉强健了,反过来会使脾气强健,从而让因为受寒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湿气,还可以更快排出去。

有一个细节尤其要注意。游完泳上岸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先用干毛巾使劲擦身,把全身的皮肤擦红,最好是用半旧的毛巾,稍微粗糙一点的,这样的毛巾对皮肤的刺激性比较大,而且不会擦伤皮肤。

通过擦身使皮肤发红发热,毛孔张开,湿气就从毛孔排出来了。这样身体既得到了运动的锻炼,又没有湿气的滞留,会非常舒服。

经常游泳的朋友或者体质偏弱担心受寒湿,建议备好醋泡姜,于游泳后温服。平时淋雨受风或者空调着凉,怀姜膏都是祛寒排湿的不二之选。

姜+醋,强强联合,便是醋泡姜

醋是收敛的,可以收敛姜的生发之气,让原本辛散的姜变得平和起来,姜温阳的性质还在,却避免了上火。更可以:

健脾胃,散寒湿:

国医路志正爷爷一直坚持吃醋泡姜,原因便在于养好后天。

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食物吃进来,需要脾胃的运化,将精微物质输布给身体,为身体带来足够的能量,人的先天就像一罐子煤气,只能省着用,但是可以把脾胃来调好,用后天来养先天。

脾胃阳气充足,运化食物的动力就充足,阳气充足,人的湿气寒湿也就散的快,就像是太阳出来了,云开雾散,山岚间的湿气也不复存在一样。身体里的小太阳振奋了,才有力量去祛除湿气。

活血化瘀,更燃脂瘦身:

醋中含有醋酸,不仅可以抑制脂肪合成,还有助于脂肪的燃烧,特别是内脏脂肪的减少。而姜呢,生姜中有很多姜辣素,可以抑制脂肪的囤积,人们用小白鼠做实验,发现姜辣素可以抑制脂肪囤积和血糖上升。

这样一想,醋泡姜简直是双剑合璧,斩断脂肪的能力倍增啊。

难怪我最近吃醋泡姜之后,到了中午都不觉得有那么饿了,姜让人胃口大开,而每天早餐都固定几个内容,并没有增加饭量,血糖上升的缓慢,饱腹感增加了。

补肝阳:

中里巴人认为:醋是直接走肝经的,肝遇到酸就会收敛,这时姜的升发功能也入到肝里,收中有发,能提升肝阳之气。

强烈推荐每天早上和早饭一起吃。早晨7~9点正是人体气血流注阳明胃经之时,此时吃姜,最能升阳气,促进消化。而且一早上就胃口大开的感觉不要太好。

早上就吃三片,酸的过瘾,辣的温顺。孔子也是爱姜之人。子曰:不撤姜食,不多食。凡事都不要过量。
1596600665251.jpg
初来乍到,请多关照
新来的人儿,摸不着门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鄂ICP备20220039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98402000088号

GMT+8, 2025-7-5 04:58 , Processed in 0.05396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