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878|回复: 0

领悟老祖宗的“五脏养生法”,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复制链接]

3815

主题

5670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838
发表于 2020-9-2 06:42: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北省 移动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身心健康,关键在于自我调节。老祖宗总结的“五脏养生法”,充满智慧,对于我们修养身心、保持健康非常有帮助,每个人都要好好领悟。

宠辱不惊,肝木自宁;

动静以敬,心火自定;

饮食有节,脾土安和;

调息寡言,肺金自全;

恬淡少欲,肾水自足。

这句话的意思是:宠辱不惊则肝宁,动静皆诚敬则心定,饮食有节制则脾不病,调整呼吸少说话则保肺,平淡少欲则肾水足。

01
养肝

“怒气伤肝”,愤怒的情绪会导致肝火旺盛,会促使肝血耗散。调养肝气,重在稳定情绪,平和心态。人生总是有起有落,要用一颗平常心看待生活,不要因为得失宠辱而或喜或悲,心绪不宁。无论是非成败都不要太挂心上,做到“以耐事,了天下之多事;以无心,息天下之争心”,肝气自会平和顺畅,神志自可安宁无恙。

02
养心

动以养形,静以养心。无论动静,都要保持理性、合理有度。剧烈运动、超出极限的运动,容易损害心脏。过于安静,缺乏运动,也不利于保持心血的充足通畅。再者,无论动静,都要心怀恭敬,心平气和。这样,即使遇到难以处理的事情时,也可以避免急躁和焦虑,防止急火攻心。

03
养脾

要使脾胃安康,必须饮食有节。一是吃的食物要讲究。吃的讲究并不是说食材一定要贵重,而是说在食材选择和烹饪过程中一定要仔细、认真,不能草草了事。二是饮食要有分量节制。要“先饥而食,食勿令饱;先渴而饮,饮勿太过”;注意饥饱适宜,不能暴饮暴食。三是饮食要有时间观念。“不饥强食则脾劳,不渴强饮则胃胀”,既不能“过午不食”,也不能“时时都食”,要起居有常,不作妄劳。

04
养肺

调息适度、寡言少语是保护肺腑健康的重要方法。调息不当和说话过多都会导致肺的呼吸功能受到阻碍。清代中医名家陈修园说过,“肺如钟,撞则鸣,风寒入,外撞鸣,虚劳损,内撞鸣。”肺保养的方法有很多,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一些方面。第一,少抽烟,或者是戒烟,尽量远离抽烟的场所,避免吸入二手烟。第二,要注意天气变化,雾霾的天气尽量不要出门,即使出门也要做好防护措施,戴口罩。第三,少开车,减少吸入汽车尾气。第四,家中定期的清理空调,净化空气,开窗通风。

05
养肾

《黄帝内经》认为:肾主精气,主生殖与人的发育。人的精气神正是来源于此。肾好比人体的电池。一个人精气不足的表现就同电器缺少电量一样。电器需要电才能运行,人体需要精气方能存活。只有肾精充足了,才能有元气;元气充沛了,才能有“神”。如果欲望过多,就会导致肾精外泄,就会损伤肾气。不仅影响身体健康,也影响一个人的人生修为。所以,控制自己的欲望,是人修身养性的一个重要条件。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一个人,领悟老祖宗的“五脏养生法”,学会修养,就可以做到 身心两健康,一生平安幸福快乐。
IMG_20200811_120644.jpg
初来乍到,请多关照
新来的人儿,摸不着门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鄂ICP备20220039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98402000088号

GMT+8, 2025-5-21 07:28 , Processed in 0.06154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