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619|回复: 0

诗词鉴赏

[复制链接]

813

主题

912

帖子

311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15
发表于 2020-12-30 10:51: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山西省 移动
古梅二首(其一)




萧德藻


湘妃危立冻蛟脊,

海月冷挂珊瑚枝。

丑怪惊人能妩媚,

断魂只有晓寒知。



· 简介

南宋人赏梅,据范成大《梅谱后序》说,“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奇怪为贵。”萧德藻这首《古梅》,即写出了梅的老枝奇怪,我们来看一下:


· 简析

“湘妃危立冻蛟脊。”
应该是某天黎明,天刚放晓,作者注视着眼前的盆梅,忽然生发了一种幻相,感觉它像什么呢?就仿佛尧的两个女儿,舜的两位妃子,化成的湘水女神,亭亭危立在蛟龙的脊背之上。梅花在冬日开花,因此把蛟龙称为“冻蛟。”张鸣教授在解释“湘妃”时,认为是比喻梅树之花,“冻蛟脊”则比喻其枝,我却觉得梅树之花是无论怎么看也很难看出人形的,因此毋宁说它是指梅树之干和花的结合体,这样不仅形似,亦不减损其美感,想来是符合诗的原意的。

“海月冷挂珊瑚枝。”
那么在作者的幻相中,这株古梅还像什么呢?“海月”,海中的一种贝类,圆形,白色。它还像圆圆的海月贝,冷挂在怪枝丛生的珊瑚枝上。假如不知“海月”的含义,而理解为海上的月亮,冷挂在海中的珊瑚枝上,会不会意象更美而风韵更佳呢?我个人觉得是如此,只不过这种解释也有一种天生的缺憾,那就是海中的月亮只有一轮,而梅树的花朵则有众多,数量上是无法匹配的,不过考虑到有些好诗,可能处于像与不像之间,其效果才最好,我还是倾向于“月亮”这种解释的。

“丑怪惊人能妩媚。”
北宋诗人梅尧臣在其《东溪》诗中,有一句诗广为传诵,那就是“老树着花无丑枝”,现在作者萧德藻的眼中,这株既像冻蛟的脊梁,又像珊瑚的乱枝,丑怪惊人的古梅,却也妩媚十分,生色不少,其原由也正在于它竟然结出花来,传递了春意,显示了生机,而在一切荒寒、廖寂的冬日,我们对这春的使者都会心头暖融融的,然而梅花尽管开花,如作者这般,能从其丑怪的外形之下,看出其精神气息妩媚的,世间却难得有几人,是故。

“断魂只有晓寒知。”
这梅花的断魂之美,独立之姿,除了“晓寒”为之倾倒,因之痴迷,自然缺乏其他知音真赏了。那么为何是“晓寒”?因为恰好在凌晨,而梅花之冷艳与晓寒之清冷相得匹配,所以作者把自己这样的高人雅士模糊化为“晓寒”,这一点却是我们需要清楚的。
萧德藻诗风奇峭古硬,思致精苦,这一首正是代表中的代表,
mmexport160929656561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鄂ICP备20220039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98402000088号

GMT+8, 2025-5-26 09:25 , Processed in 0.05298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