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8-3 04:42: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省 电信
“献血大王”汪炎平,他曾一次次为社会献出热血;如今,他遭遇不测高位截瘫,妻子又脑梗中风,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
爱心回流传递真情
7月23号上午,孝感、汉川两级红十字会、孝感市中心血站的10多名工作人员、志愿者前往汉川市人民医院,看望“献血大王”汪炎平夫妇,并送上慰问金。
上午9点多,汉川市人民医院康复科病房内,汪炎平的妻子龚小红正在儿子汪金雷的协助下艰难地进行康复训练,汪炎平则躺在病床上静静地看着。训练结束时,龚小红额头上已布满细密的汗珠。志愿者们上前同她聊天,了解目前的康复情况。
十一年无偿献血106次
汪炎平是汉川市一位普通的农民,虽是“草根”,却声名远扬,人称他为“献血大王”。11年来,他无偿献血106次,累积献血量73600毫升,相当于15个成年人的血液总量。按救助一个人需要800毫升血液计算,他献的血救助了100余位病人。
他在自己的摩托车上焊制了一块铁牌,上面写着“我献血,我快乐,我健康,无偿献血志愿者汪炎平”,并附上自己的联系电话。
“我经常骑着摩托车,走村串户。”汪炎平说,摩托车走到哪,他就把无偿献血的精神就宣传到哪里。
在他的宣传和感召下,有300多位村民参与到无偿献血中。因为热心公益,汪炎平成为孝感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副队长。
2014年,汪炎平被评为CCTV2014年度三农人物。他先后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连续六次),“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特别奖个人”“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他所在的鸡公洲村成为当地“无偿献血第一村”。
夫妻双双遭遇不测
然而,命运似乎总和这个家庭开玩笑。2016年10月底,汪炎平意外跌入一处2米多的深沟。经武汉和汉川两地医院全力抢救,生命保住了,但高位截瘫。
为了照顾瘫痪的父亲,远在云南服役的儿子汪金雷放弃了晋升二级士官的机会,退伍回到家乡汉川,以便照顾父亲。
经过近三年的日夜守护,瘫痪在床的汪炎平情况有了些许好转。上肢上臂由入院时的0级提升为3级,上肢小臂提升为1级。
喂药、吸痰、按摩、翻身、擦洗……日日夜夜地看护照顾汪炎平,妻子龚小红的身体严重透支、积劳成疾,今年6月22日突然脑梗中风。
自从龚小红病倒后,女儿汪玉芬就全天候陪护双亲。儿子汪金雷则在医院附近的一个健身房当教练,只要没课就来医院照顾父母。
“目前一家人吃住都在医院了。”汪玉芬说,“为了照顾父母,我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自己的孩子了。照顾父母时的短暂闲暇时间,就特别惦记孩子。”
社会各界奉献爱心
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两个顶梁柱先后倒下。这个家庭该怎样前行?
据汉川市人民医院康复科主任彭全成介绍,除去新农合报销部分,汪炎平夫妇每年的康复治疗费用约15万元。“这已经是能免则免、能少就少的最低收费了。如果病人出现并发症等情况,费用会更高。”彭全成说。
对此,孝感市红十字会、孝感市中心血站、汉川市卫健局、民政局等单位纷纷伸出援手,不仅从政策层面给予医疗费用减免,还积极捐款捐物。
自2018年元月开始,孝感市红十字献血志愿服务队就成立了“关爱汪炎平行动”项目组,先后有50多名志愿者加入微信群,一年来已累计捐款19640元,并每月派志愿者代表到汉川看望汪炎平。得知汪炎平妻子病倒的消息后,又有许多志愿者加入了该微信群,自发伸出援手,现在微信群的成员已经增加到了133人,又筹得善款7960元。
不过,相比于高昂的医疗费用,这些捐款只是杯水车薪。“目前家里仅有我在上班,每月收入5000元左右,实难支付父母的医疗康复费用。”汪金雷说,“不敢想以后的事情,感觉像有个东西扯着我一样。但作为儿子,我必须撑起这个家。”孝感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