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103|回复: 0

抑郁症面前不能说的四句话

[复制链接]

3815

主题

5670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838
发表于 2020-7-24 10:10: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北省 移动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抑郁症最严重之处在于它会缩小视野,当视野狭窄时,你就看不到别的选项了。很多(帮助的目标)是给人们事情会好转的希望。”

根据描述,我总结了这4句话,千万不要和抑郁症患者讲:

坚强一些

要让抑郁症患者保持坚强真的很困难,要知道他们可是得了情绪病,而非单纯的心理承受力差。

凯普林说:让别人振作一点没什么用处,事实上可能会让他们感觉更糟。凯普林建议,与其加油打气,不如单纯的陪陪他们。

好好学会倾听他们的痛苦,在最艰难的时候表示认同,承认他们的确很辛苦,这远比那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坚强振作一些”这类话语要更加温暖。

你要为了某人振作起来

看到抑郁症患者颓废的样子,我们真的希望他们早点走出困境,可这样打鸡血式的鼓舞非但不能让抑郁症患者振作起来,相反会更加伤害他们。

他们会因为自己的敏感觉得自己不配呆在亲人身边,产生深深自罪自责,严重甚至会诱发他们自伤自杀行为的。

所以与其这样说,不如鼓励他们自己会在最艰难的时候,一直陪在他们身边,不会因为他们的颓废就让其产生自罪,允许他们可以丧一段时间,表示会耐心等待。

看看,还有比你更惨的人呢!

的确,就算一个人再糟糕,这个世界总有比他更糟的人。可问题是,人的幸福与快乐并不是因为有人比其更惨而产生优越感。

这样的语言后面可能存在一个潜在的问题,就是抑郁症患者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像给他们一种错觉,自己难道抑郁症也是幸福的人吗?

自己患上抑郁症就不该难受吗?

凯普林建议,与其提出不同的视角,不如什么也不说或者陪对方出去玩一会。其实抑郁症患者只要能够感受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对抗抑郁,问题就会好转许多,相比无力的说教,真实的陪伴左右要更加温暖。

你的抑郁都是假象

有时候我们看到抑郁症患者会本能没有耐心,一味希望用我们的思维来改变他们,甚至有时候会否认他们的感受。

在2011年《今日心理学》这个文章中,心理学家克利福德·拉撒路介绍了解决心理疾病不能单纯靠转变思想,而是要靠行动改变体验。

当今认为最有效的抑郁症心理治疗方法被称为“认知疗法”,这是通过改变人们的负面认知,变为更积极的认知,从而缓解抑郁。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尽管广泛的研究和临床经验似乎验证认知疗法的有效性,只是打击消极的想法并用更理性的信仰取而代之,可这种做法有时候对抑郁症缓解不能根除。

这并不奇怪,想想看,你不可能简单的靠说服就能让人们摆脱或让他们相信自己已经摆脱恐惧症,对吗?要真正征服恐惧反应,一个人必须面对、接触并战胜恐惧心理--也就是说,必须采取具体的一步步的行动,而不是仅换个观点看待或者光承认恐惧是非理性的。

所以有些人希望通过简单粗暴的思想洗脑来解决抑郁症,这无疑是毫无作用的。

最后,当抑郁症患者想和他人倾诉时,却往往却得不到理解,就像开头时那些“求救微博”一样。有的时候,别人的安慰会让他们更加难受,因为别人无法体会到他们的感受,这些安慰就好比你对一个感冒的人说:试着不流鼻涕不打喷嚏吧,这样会好受点。

所以真希望帮助抑郁症患者,就不要再说上述四句话,学习科学陪伴抑郁症非常重要。

初来乍到,请多关照
新来的人儿,摸不着门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鄂ICP备20220039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98402000088号

GMT+8, 2025-7-5 01:29 , Processed in 0.04618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