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620|回复: 0

三伏天:三忌,三宜,三秘诀帮你去除全身湿气,健脾胃,补阳气

[复制链接]

3815

主题

5670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838
发表于 2020-7-31 09:30: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北省 移动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今天我们用生活中的“反常识”帮你三伏天祛除湿浊,补足阳气。

三忌:可能与常识有点不同

1、忌不适当的运动

之前我们写过三伏天要出汗,后来很多人反馈特别好,但有些人运动后效果并不明显。

细问才知道,原来是方法和时间错了。

生活中天热出汗,感觉全身黏糊糊的很不舒服,人也容易没精神;如果稍微运动后出汗,会感觉神清气爽,这就是寒湿排出后,身体变通透了,气血运行更顺畅,人自然会倍感舒爽。

但运动出汗也要讲究方法,尤其是在三伏天,否则很容易适得其反。

除了避开高温,也要注意:

1、微微出汗。

2、不过晚运动,最好不超过晚8点。

3、运动时间、量根据体质调整。

我有个朋友是气虚体质,每天下午运动一个小时,每次衣服都湿透,自己锻炼了几天后身体更虚了。

出汗太多,会带走身体的气血,我这个朋友就是运动时间长、量太大,出汗多耗伤了气血。

也有些朋友是晚上运动,然后就失眠了。

建议大家可以在傍晚,做一些不剧烈的运动,三十分钟左右,比如散步、太极拳稍微出汗即可。

气虚体质,开始可以控制在10到20分钟,然后根据出汗量和劳累度以身体不会太难受,逐渐加时,一般5-7天就可以多加几分钟。

我们想的是养生,不是健美,那些大量、剧烈的运动是为肌肉服务的,调理身体完全没必要这样。

2、忌不开空调、乱吹风

现在有很多朋友一吹空调,就怕的不行,这种思想也不好。

古人伏天也会吃些冰、纳凉的。

三伏天闷热潮湿,人本就容易出汗,还不爱开空调,一直出汗也不开,就容易因为出汗太多而耗伤气血,甚至中暑。

建议热了也开空调,最好调到除湿模式,温度28℃左右,睡前定时1-2小时。空气湿度低就不容出汗,温度不过低也不容易伤阳气。

要注意:

1、出汗后不要立刻进空调屋,更不要直吹空调,也不要立刻洗澡。

2、不要短时间内来回出入空调屋,洗澡后吹空调。

3、也不建议开窗睡,夏至以后前半夜热,后半夜凉,不开空调开窗户睡也容易受凉伤阳气。

身体有调节能力,长时间在一定温度(不过冷过热)下毛孔腠理是一种状态,身体也不会受邪,只有在变化时,身体改变,比如出汗时毛孔腠理打开,这时突然受寒才最危险。

3、忌大喜大悲

夏季雨水和高温交替,闷热的天气让人的心情烦躁,“汗为心液”,出汗多也容易伤心。

心气受伤,不只是生气,人还容易急躁,有时候可能不是生气,但着急起来,怒火也就有了。

夏天心血管的压力大,一旦情绪激动,很容易损伤心脑血管。

要注意清净养心,控制情绪,静为躁君,心灵要经常与清静为伴。

俗语讲:心静自然凉。

可以尝试音乐、画画、沉思打坐,让自己保持心境的平稳。

三宜

1、宜吃、宜补

很多人都知道冬天要补,其实夏天也要补,“冬补三九,夏补三伏”,为什么呢?

伏天白天长,夜晚短,天热出汗多,气血消耗大,使人精神疲倦,容易犯困,身体乏力不想动、胸闷、头晕、身体消瘦。

这时候的消瘦,是气血亏,正气耗伤,免疫力下降,等秋冬温度降下来身体的问题就多了,稍微多吃一点也容易虚胖。

“虚为夏病之本”,而虚的问题最适合的就是补,在夏季适量进补,可以调补正气、改善体质。

对于阴虚者,天热易耗伤阴津,此时补阴,犹如久旱遇甘霖,不会“火上加油”。对阴阳两虚者,暑热越盛,阳气越伤,此时进补,恰似雪中送炭,也不会“虚不受补”。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进补?

对于偏阴虚的人适合养阴清热,清虚火。

比如多吃苦,伏天吃苦,胜似进补。多吃一些清补的食物,少辛辣及油腻。

清补食物:鸭、甲鱼、墨鱼、海带、海蜇、蚌肉、猪肉、猪肝、豆腐、甘蔗、梨、百合、桑葚子、苋菜、莲藕、柿饼、薏米、菠菜、白菜、赤小豆、鸭蛋等等

偏阳气虚者,可选用温性食物,温中益气,增强体质。

温补食物:鸡、鸽、羊肉、狗肉、鲫鱼、鳝鱼、海参、龙眼肉、荔枝、胡桃、大枣、韭子、扁豆、红糖、饴糖、糯米、红萝卜、南瓜等等

也有一些平补的食物,所有体质都可以适量吃。

平补食物:鸡蛋、猪胰子、猪腰子、鲤鱼、粳米、高粱、山药、黑芝磨、白蜜、芡实、荞麦、红薯、花生、蚕豆、莲子、香菇、冰糖等等

2、宜晚睡早起

《黄帝内经》指出:“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夏天阳盛而阴虚,可以晚睡早起。建议晚上十一点睡,早上六点起。

同时中午一定要适当小憩,养心神,防猝死。

午休控制在20分钟左右,以免影响下午的事情和晚上休息。

在清晨或傍晚,可选择公园、河边、庭院等空气新鲜处运动、放松,使心情舒畅,神清气和,心神得养,进行“神补”。

3、宜补阳

很多人都知道“春夏养阳”。中伏后,出汗多,血液粘稠度升高。再加上室内外忽冷忽热很容易出现各种心血管疾病。因为,醋是直接走肝经的,肝遇到酸就会收敛,提升肝阳之气,常吃醋泡姜不仅能驱散寒气,还能养胃、减肥、防脱发。”

醋是收敛的,可以收敛姜的生发之气,让原本辛散的姜变得平和起来,姜温阳的性质还在,却避免了上火。更可以:

健脾胃,散寒湿:

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食物吃进来,需要脾胃的运化,将精微物质输布给身体,为身体带来足够的能量,人的先天就像一罐子煤气,只能省着用,但是可以把脾胃来调好,用后天来养先天。

脾胃阳气充足,运化食物的动力就充足,阳气充足,人的湿气寒湿也就散的快,就像是太阳出来了,云开雾散,山岚间的湿气也不复存在一样。身体里的小太阳振奋了,才有力量去祛除湿气。

活血化瘀,更燃脂瘦身:

醋中含有醋酸,不仅可以抑制脂肪合成,还有助于脂肪的燃烧,特别是内脏脂肪的减少。而姜呢,生姜中有很多姜辣素,可以抑制脂肪的囤积,人们用小白鼠做实验,发现姜辣素可以抑制脂肪囤积和血糖上升。

这样一想,醋泡姜简直是双剑合璧,斩断脂肪的能力倍增啊。

难怪我最近吃醋泡姜之后,到了中午都不觉得有那么饿了,姜让人胃口大开,而每天早餐都固定几个内容,并没有增加饭量,血糖上升的缓慢,饱腹感增加了。

补肝阳:

中里巴人认为:醋是直接走肝经的,肝遇到酸就会收敛,这时姜的升发功能也入到肝里,收中有发,能提升肝阳之气。

如果你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酸严重缺乏,或是吃的太过油腻的时候,腹泻的时候,都可以喝上一点,缓解不适。
初来乍到,请多关照
新来的人儿,摸不着门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鄂ICP备20220039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98402000088号

GMT+8, 2025-7-4 13:10 , Processed in 0.05411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