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519|回复: 0

小小的红薯缘何有“救命金丹”的美称

[复制链接]

682

主题

163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125
发表于 2020-10-5 05:31: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北省 电信
红薯,因来自海外,被称为番薯;因结实土里,又俗称地瓜!那么这种易种高产、甘醇可口的番薯源于何处,又怎样来到我国,这应该是我们最感兴趣的话题!那这一颗小小的红薯为什么会让世界人口发生明显的变化?

十六世纪,番薯自美洲传入欧亚后,人们发现,地球人口剧增与番薯种植的推广有着直接关系!十七世纪末期全世界人口仅有三亿多,而到了十九世纪初却达到了十多亿,增长了四倍!与此同时,中国人口也由一亿增至四亿,基本上呈同步增长趋势!循着中国历史人口轨迹也可明显看出番薯种植带来的人口大幅上升现象!循序世界历史发展过程通过查找资料可以得出:美洲的番薯始于玛雅古文明,十六世纪上半叶西班牙人入侵美洲后,番薯才得以引进东方!

据《福建史稿》记载:番薯于明万历初年由福州长乐人陈振龙自吕宋(即菲律宾)传入福建!当时统治吕宋的西班牙殖民者对薯苗控制甚严,绝对禁止出口。1593年被在当地经商的陈振龙暗自采购几尺薯藤秘密地藏在竹筒里通过海航偷偷带回福州!而后上禀福建巡抚表明番薯有“六益六利”“功同五谷”的好处,请求大力推广栽种!后因福建自然灾害频发、干旱不断,但因番薯种植简单,对土壤适应性强!一度成为救灾度荒、拯救灾民的“救命金丹”!后来番薯通过不同渠道从我国又传入日本跟韩国越南等国!这些历史史实都是有据可查的!

我国很早就以大米小麦为主食,但稻谷对水土农技要求高。而番薯不但高产还具耐旱、抗瘠等优点,正好适合在我国大面积种植。“穷人作为第一批主顾为新作物打开了大门”,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贫民、移民成为番薯的积极传播者!陈振龙的后裔数代人继承遗志,为推广番薯而奔波!其五世孙陈世元还根据各种番薯的技术储存方法等汇编《金薯传习录》,于乾隆年间刊印出版!乾隆皇帝于1786年向全国下达了:“广栽植甘薯,以为救荒之备”的诏书,从此番薯得以在中国神州各地广泛种植,成为我国人民的重要粮食作物!陈振龙以及几代传人的功绩被后人得以传颂,福州现有保留下来的“先薯祠”“先薯亭”就是歌颂他们的功绩!世界著名科学史专家、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何炳郁先生指出,四百多年来,番薯对中国山地和贫瘠地的利用、对杂粮种植的多样性起到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我们国家现在番薯的产量占世界产量的百分八十以上,作为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已日益发挥其重要作用!番薯在不到两百年时间里传遍全国,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那些年代,那些只有无数丘陵和岛屿的地区、五谷种植贫乏的地区,番薯的种植减轻了粮食不敷的严重性,所以我们有很多外来植物,传播之广贡献之大,都比不上番薯!

笔者自幼长在海岛,自幼伴随着番薯长大,曾跟随着父辈们学过栽种,每至秋收,硕大的番薯被加工成薯片、薯米、薯粉,储藏度日,心中就感到踏实,手里有粮心里不慌。番薯全身是宝,薯藤可以喂牛,薯叶又能猪食用!人们对番薯的依赖终生相伴!追溯番薯久远的源头,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只要是好东西、真东西就一定会得到人类的青睐,并永远传承下去!
1af817aead1da478f9a4fdfed92f5aa9~640x64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鄂ICP备20220039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98402000088号

GMT+8, 2025-7-3 17:14 , Processed in 0.07851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