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689|回复: 0

[百姓呼声] 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

[复制链接]

682

主题

163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125
发表于 2020-11-30 05:59: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北省 电信
上世纪80年代,习近平刚到河北正定时,有一段时间主抓改造“连茅圈”。他曾回忆:当年,正定比较贫穷落后。比如,农村“连茅圈”大量存在。

一份标题为《中共正定县委一九八四年工作大纲》的文件展现了正定当时的决心:“积极改造连茅圈,努力使古城展新貌。”

“一个土坑两块砖,三尺土墙围四边”,厕所的其中一边和猪圈连在一起,就是“连茅圈”,很不卫生,极容易导致传染病。但村民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方式,一听说要改造用了大半辈子的“连茅圈”,许多人笑了,觉得没必要。

面对群众的各种不理解,有人主张“一刀切”,快刀斩乱麻,到村民家里直接强制性地改造。时任正定县委组织部长王玉廷在接受采访时说:“但近平并没有这么做……(他觉得)这个事要想办好,首先是让大家在思想观念上接受才行。所以,应该先搞两个试点,让大家都能看到好的效果,然后再全面推开。”

正定县先在吴兴、塔元庄两个村搞起了试点。吴兴村组织生产队统一改厕,记工分,不给农民添负担;为消除群众顾虑,各生产队安排专人淘粪,集中发酵后给庄稼施肥。隔断茅和圈,用砖砌粪池,上面加盖子……“连茅圈”被改成相对“卫生”的旱厕。

“我们正定后来就是按照近平主张的这种方式,通过试点稳步推进,后来县里各村‘连茅圈’改得都很好,反复也很小。”王玉廷回忆,“那些‘一刀切’改造的县,后来都有很大反复,老百姓的意见也很大。”

习近平在正定主抓改造“连茅圈”时用的方法,也让后来的农村厕改实践深深受益。

2013年7月,习近平回到塔元庄村看望干部群众,提到了他当年抓的“连茅圈”改造。塔元庄村党支部书记尹计平说:“2000年,这里就完成了卫生厕所改建。现在的塔元庄村已经实现家家户户住进楼房,用上了抽水马桶。”

在习近平眼里,厕改是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他一直以来都十分关注。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他在地方考察时走进农户家中拉家常、问生计,时常会问村民使用的是水厕还是旱厕,视察村容村貌时也会详细了解厕改情况。

“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习近平要求: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建设美丽宜居新农村,不仅在于入目处的青绿,也在于方寸间的清新,干净整洁的厕所环境是应有之义。
c183d3e36ffb2c1150ba92d3367d00ea220e5b5a_w1265_h84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鄂ICP备20220039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98402000088号

GMT+8, 2025-5-25 05:26 , Processed in 0.05616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