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545|回复: 0

《战国策》国学体史学

[复制链接]

244

主题

715

帖子

210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08
发表于 2020-12-5 14:37: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西省 电信
  “百人舆瓢而趋,不如一人持而走疾。”出自西汉历史学家刘向校订和编订的《战国策》。这句话意思是:一百个人抬一个瓢向前急走,不如一个人拿着它跑轻快。
赏析
  百人舆瓢,虽力量强大,但是却造成人力的浪费,甚至会由于力量过于强大,造成瓢裂的结局,不如一个人用手拿着它跑得轻快。这是应侯劝谏昭王时用的比喻,旨在说明国无二主,如果有多种力量共同执政,就会出现瓢裂国破的结果。把治理国家比作“持瓢”而走,的确低估了治国的困难和重要。但做事必须根据事情本身的难度决定使用的力量,却有一定的道理。并不一定力量越大越好,人越多越好,过犹不及,必须根据事情的性质和状况准确把握。




  刘向(约公元前77年—公元前年6),原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楚国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祖籍秦泗水郡沛县(今江苏沛县),汉朝宗室,先祖为丰县刘邦异母弟刘交。刘向是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其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刘向是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汉宣帝时,为谏大夫。汉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汉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尉。  
  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治《春秋榖梁传》。著《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等书,其著作《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山海经》系其与其子刘歆共同编订。原有文集,已佚,明人辑为《刘中垒集》。



《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本书亦展示了东周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战国策》一书的思想倾向,因其与儒家正统思想相悖,受到历代学者的贬斥。  
  《国策》曾被斥之为“邪说”、"畔经离道之书"。“《战国策》基本上自成一家,就是纵横家。其道德哲学观多取道家,社会政治观接近法家,独与儒家抵牾不合,因而为后世学者所诟病 。”  
  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鄂ICP备20220039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98402000088号

GMT+8, 2025-5-25 05:37 , Processed in 0.10990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