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777|回复: 0

打虎拍蝇

[复制链接]

9505

主题

1万

帖子

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433
发表于 2022-1-17 01:30: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北省 电信
1月16日晚8时,反腐纪录片《零容忍》《打虎拍蝇》,揭露了一群“粮耗子”,用各种手法从农民口中抢食。

民以食为天,中国是人口大国,十四亿人的吃饭问题,是最大的民生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要守住国家粮食安全,既要抓好粮食生产、保障粮食供给,也要坚决遏制粮食购销、储存、轮换等环节的腐败问题。党的十九大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粮食购销领域加强监督,查处了一大批违纪违法案件,并从中深度剖析涉粮腐败深层次原因,推动以案促改,完善粮食管理体制机制。

粮站站长“靠粮吃粮”

2019年,江苏省仪征市纪委监委查处了一系列国有基层粮站案件,仪征15个基层粮站中有14名站长被查处,其中5人被移送司法机关审查起诉。

仪征市纪委监委发现多家粮站的对公账户,以及一些和粮站有业务往来的企业对公账户,都和粮站站长私人账户之间存在财务往来。

江苏省仪征市监委委员李翾旻说:“按道理,粮食企业收购也好、销售也好,应当是公对公的事情,公账户和粮站的负责人个人之间的账户发生经济交往,这个是异常的。”

循着疑点调查下去,多家粮站站长“靠粮吃粮”的问题浮出水面,手法多种多样,其中之一是在粮食等级上做文章。

在“等级粮”中套取差价


江苏省仪征市陈集粮站原站长高时林说:“收购的时候是按照三等粮收购的,后来化验达到二等粮标准,差价当时也没有明确说,就这么装在自己身上了。”

三等粮和二等粮收购价虽然每公斤只差几分钱,但粮食量大,累积起来就不是一笔小钱。陈集粮站原站长高时林通过这一种方式,就套取了10多万元。

江苏省仪征市纪委常务副书记、监委副主任丁虹娟说:“‘等级粮’直接损害老百姓的利益。粮食的等次,老百姓实际上是没有话语权的,更多的还是适应粮站的这个规则。”

贪污“升溢粮”

另一种具有普遍性的手法,则是贪污“升溢粮”。粮站从农民手中收粮时,如果粮食水分、杂质超标,按国家标准要扣除一定斤两;之后粮库通过烘干、除杂等处理,通常会产生一定溢余。例如100斤粮食经过“扣量”按98斤收购,实际去除水分杂质剩了99斤,多出来的一斤粮就属于“升溢粮”。一个收粮季下来,积少成多,数量也颇为可观。出现“升溢粮”本身是正常现象,按规定属于国有粮食,应该登记入账,一些人却隐瞒并私卖“升溢粮”、侵吞粮款。仪征市多名粮站站长都存在这种行为,获利从十几万、几十万到上百万不等。


江苏省仪征市仪扬河粮食中心库原主任吕孝廷说:“升溢部分就打到我们账上,有时候会打到我们卡上。我们仪征所有粮站都这样操作。”

“升溢粮”和私利挂上了钩,进而导致有的粮站在收粮时,故意多扣农民的分量,变相增加“升溢粮”数量。

水分杂质早年都是靠经验手感判断,存在一定的随意性。现在,粮站都已经有了仪器可以准确检测,扣量率也有国家标准,但收粮高峰时,仪器检测慢,主要还是靠手摸,多扣一点量,只要不是太过分,农民一般也不会提出异议。

当地粮农徐忠胜说:“农民是没有发言权的,都是粮站说了算。他说你这个不干就会不收你的,或者是按照他的标准扣,你愿意给他扣就卖给他。”

“我们几亩地的粮食都是拖拉机拉去的,那口袋你就一袋一袋搬上搬下,就把你累死了。你少就少一点,你给我卖掉,卖完了我就走人,我也不跟你争一分二分,我不跟你争了。”当地粮农孙吉洲说。

“转圈粮”的方式钻制度空子

涉粮腐败问题,一方面直接侵害农民利益,一方面变相套取国家资金,“转圈粮”就是又一种典型手段。我国粮食收购以市场化收购为主导、政策性收购为补充,遇上粮食供大于求的年份时,市场粮价如果低于一定价格,国家就会启动政策性临时收储,俗称“托市粮”,就是用国家保护价收购农民的粮食,目的是防止谷贱伤农,保障粮农利益,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这也是维护粮食安全的宏观政策之一。然而,一些主要粮产地有人用“转圈粮”的方式,钻这个制度空子。仪征多家基层粮站就是如此,当“托市粮”收购启动时,将先前以较低价格收购的商品粮,通过虚假合同伪装卖出,实际暗度陈仓,转为价格更高的“托市粮”买进,一方面能赚取差价,另一方面,“托市粮”属于国家储备粮,国家还会付给粮库配套的保管费用,一举两得。

江苏省仪征市监委委员李翾旻说:“虚假销售合同用于做什么呢?做账。你看到的是整个这一仓粮食卖掉了,其实他并没有真的卖,通过这个设备拖出去,在门口转一圈,然后再拖进来。把形式上做得和‘托市粮’收购的场景是一模一样的。为什么叫‘转圈粮’,就是在门口转一圈。”

把粮食装车转上一圈,再假借一些关系人的身份证和账号冒充农民,完善卖粮手续,商品粮就摇身一变成了“托市粮”。

“国家实行托市粮价格,是要防止谷贱伤农,这部分的利润应该是给最基层的农民的,实际上农民最终没有落到太多的实惠。”江苏省仪征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周建华说。

仪征市纪委监委调查发现,多家基层粮站出现腐败问题,主管单位仪征市粮食局和市购销总公司也难辞其咎。例如,各家粮站“升溢粮”从未按照制度上报并入库,主管单位也从未对照制度监督检查,内控机制流于形式。

粮食购销总公司领导班子都被追究相应责任

在这一案件中,仪征市粮食局多名领导干部,粮食购销总公司领导班子都被追究相应责任,共计22人受到党纪政务处分。案件办理的同时,仪征市纪委监委也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一系列整改建议在粮食系统已经逐步落实。仪征市推动粮食系统政企分离,粮食局和企业彻底剥离,并入发改委,专心回归行业管理本职;粮食购销总公司和下属粮站并入市国有企业扬子投资发展集团,成立了储备粮食管理中心和粮食储备公司,按照国有企业制度规范管理。针对暴露的风险点制定了18项具体制度,建成了仪征市粮食安全智慧监管平台,来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仪征市这一系列案件,暴露出不少国有粮企内部管理混乱、监督流于形式等共性问题。“升溢粮”“等级粮”“转圈粮”等手段,在近年来全国查处的涉粮腐败案件中多有发现,甚至有人在“转圈”时还采用更恶劣的手段将私利最大化,例如,将质量不佳的陈粮,以次充好、以陈抵新进入粮食储备库。种种套路,既严重损害农民利益,也直接危害国家粮食安全。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正牵头开展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将从严从重查处涉粮腐败问题,推动地方党委政府落实粮食购销主体责任,督促职能部门认真履行主管监管责任,督促有关方面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堵塞漏洞,补齐短板,强化长效机制,切实改变监管缺失缺位状况,确保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取得持久性成效。
077e85fe7bd856fa0d1d6941c4d44a294395eea4d9c2a28080748990c24a2618_w1200_h554.jpg
最好的生活,无非就是白天可以有说有笑,晚上还能睡个好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鄂ICP备20220039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98402000088号

GMT+8, 2025-7-8 12:06 , Processed in 0.05514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