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2579|回复: 0

地米菜香正当时

[复制链接]

42

主题

190

帖子

157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70
发表于 2024-2-7 18:35: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湖北省 移动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地米菜香正当时

地米菜,学名荠菜,俗称地菜,广泛地生长于我国各地,因地域不同有多种俗名。李時珍在《本草纲目》将之称为“护生草”,称其“利肝和中利五脏、根治目痛、明目益肾。”现代科技研究证明,地米菜含有多种有机酸和氨基酸以及多种矿物质等。
食用地米菜在我国历史悠久,穷人用于填饱肚子,富人用来调剂味口。古往今来的名人雅士,留下众多对不同季节地米菜描写的诗文。《诗经·谷风》有记载:“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宋代陆游曾说“春来荠美忽忘归”,与陆游同代的方回也说:“冲风踏雪须归去,荠菜肥甜白酒香。”明代王世贞也有诗云:“荠菜乍香藜饭熟,留君且受午时供。”
还记得很多年前,在社会发展落后的计划经济时代,无论城镇农村的家庭,大多生活艰难拮据。有时人们从田野里挖回一些地米菜,去根去黄叶洗净备用,将细米粉子在锅里煮到八九分熟时,加入地米菜混和搅动一会,一锅透满清香气味的地米菜粥即成,便可出锅裹腹充饥。那时的地米菜让人望而生畏!
现如今,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日新月异地提高,“天天每日当过年”已是常态。反倒又对过去苦日子里,常吃而不胜其烦的粗野土味青睐有加,地米菜等野生菜又登上百姓的餐桌。                                             每年冬春时节,我家包饺子必用地米菜作馅。菜市场地米菜二、三元钱一斤老伴不买,宁愿自己动手,到田间地头去寻觅,不是舍不得花钱,而是觉得自淘野菜既别有野趣又活动了筋骨。老伴与我自小在刘家隔小集镇上生活,岳母老人家教她熟识很多野菜,我对野菜的知识则来自于老伴。每次去淘野菜,她乐此不疲一马当先,而我充其量只是个“跟班”而已。
隆冬和初春的地米菜,各有特色香鲜别异,是一年中采食的最佳季节一一
三九前后,当朔风劲吹雨雪肆虐大地,万物萧瑟之时,在田间地头的衰草之间,一棵棵带些许褐色的地米菜,顽强地贴地生长着,以自己弱小的生命与严酷的自然环境抗争,又似乎在深情地呼唤春天的到来!这时的地米菜有一种醇厚中微苦略甜的味道。虽说这个季节的地米菜稀少,但只要循着向阳之处认真寻处,则不时便有收获。
回家将地米菜打理干净,清洗并滤干水份切碎,混入五花肉沫,加入生姜末生抽和盐及少许芝麻油,用力搅拌均匀,一份道地的野生地米菜馅即成。包成饺子或煮或蒸或煎,经过油与火的加持和导引,出锅入盘就溢出浓浓的地米菜独有的香味,入口有一种不可言喻、耐嚼耐品的肉菜混合之鲜!
立春了,春风送暖春雨润泽,大地逐渐开始披上绿装,这时的地米菜,挣脱了严冬的困扰,便逐渐退掉褐色,静静地匍匐在地上,叶子由中间向外舒展着,像一个个绿色的轮,那青翠欲滴的鲜嫩引人唏嘘不已。 它混杂在漫野绿色里,惬意地展示着它卑微的身体,吸收着温暖的阳光,挥舞着春风的潇洒,一天一个样的生长。                                    这时节的地米菜最为鲜嫩,采回家无论清炒或是做汤,对于春节期间吃多了大鱼大肉的人都是难得美味,如将腊肉与地米炒搭配,则更是腊香飘飘翠味袅袅,令人食欲大开。                          过完正月,地米菜则慢慢地开出花朵,那一茎白花在春风里摇曳,在阳光里争妍。人们踏青归来,随手掐一把地米菜花回家煮鸡蛋,据说吃了地米菜煮鸡蛋一年不头疼。故有“到了三月三,地菜当灵丹”的说法。我们汉川就有这种习俗,每到三月三前后,菜市场就有地米菜花销售,人们必定买几把回家,放入水加点盐煮几枚鸡蛋,一时间,街头巷尾飘散着地米菜花的香味!
此时此季,地米菜正寂静地生长,它吮吸着寒冬后春雨的滋润,将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无私奉献自己卑微的“菜生”!
            2004年2月7日写于家中 IMG_20240126_155730.jpg IMG_20240126_155748.jpg IMG_20240126_15555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鄂ICP备20220039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98402000088号

GMT+8, 2025-5-3 12:58 , Processed in 0.07753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