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988|回复: 1

为人父母的五个层次,你在哪一层?

[复制链接]

9501

主题

1万

帖子

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91
发表于 2019-11-15 14:31: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北省 联通
本帖最后由 风送水声 于 2019-11-16 09:18 编辑

美国思想家艾默生曾说:“孩子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主要取决于他从第一个教育者那里所接受的爱的质量、陪伴和榜样示范。” 孩子的第一位教育者是“父母”,而孩子的第一个学习场景就是发生在“家庭”之中。曾经看过人民日报发布的一篇文章《教育改革要从家庭教育开始》,其中提出了家长五层次论,让我不禁思考:“孩子究竟想要什么样的父母呢?”

第一层次的父母:舍得为孩子花钱。

人到中年,朋友逐渐远去,身边最亲密的人,莫过于自己的伴侣。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升了,越来越多的父母都舍得给孩子花钱了。于是不惜重金给孩子报天价的补习班,并且让孩子按照自己所规划的去上兴趣班。甚至对孩子有求必应,可是孩子却毫无感恩之心。对于孩子来说,仅仅舍得给孩子花钱这个方面,是孩子最低层次的需求,也是父母最低层次的表现。父母对孩子只有物质上的溺爱,本质上也是父母对教育的一种逃避。父母在孩子成长初期的缺席,就算有再多的培训班都弥补不了孩子内心的缺失。唯有真正的有效陪伴,才是给孩子最值钱的礼物。

第二层次的父母:舍得为孩子花时间。

有时候大人们总觉得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给予良好的物质生活就够了。其实,这些是远远不够的。《穷爸爸、富爸爸》一书里有一句话:“所谓成功,就是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小孩。”对于孩子而言,精美的衣裳和昂贵的玩具都比不上爸爸妈妈的陪伴。《奇葩说》曾经有一个辩论题目讨论的是:“爸爸每周陪伴孩子不超过12小时就取消爸爸称呼,你同意吗?” 同时,节目组也对一些孩子进行了采访。
孩子们,纷纷给出了一致的答案:“不同意。”因为孩子们心里明白,父母工作很忙碌,所以才没空陪伴自己,就努力让自己变得懂事起来。但是啊,我们能因为自己“忙碌”,因为孩子的“懂事”,就选择忽略孩子内心真正渴求的“爸爸妈妈的陪伴”吗?千万不要等孩子长大后,与我们出现了分歧,甚至无法交流的时候,才恍然醒悟自己错过了孩子多少成长的重要瞬间。就像颜如晶所说的:“连续剧你不看可以补,但是孩子的人生是无法补回来的。”时间挤挤总是有的,钱是赚不完的,工作也是做不完的,唯独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而陪伴孩子,12小时并不是标准答案,只有我们真正付出了心力,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因为,父母的称号不是应得的,而是用心赢得的。


第三层次的父母:开始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

什么是教育的目标呢?我相信有很多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忽略了这个重要的问题。还记得2016年河南省语文高考作文的一幅漫画。第一次考试:左边的男孩得了100分,被亲了一口,孩子笑容满面;右边的男孩考了55分,被打了一巴掌,哭丧着脸;第二次考试:左边的男孩只考了98分,就挨了一巴掌;右边的男孩考了61分,就被亲了一口。父母经常把成绩作为衡量小孩的唯一标准:成绩进步了的就是“好孩子”,成绩退步了的就是“坏孩子”。而实际上,分数只是检查孩子学习情况的一种方式,并不能衡量孩子的全部能力,也不能检测出孩子的品性如何。为人父母,应该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去欣赏孩子,并且期待孩子的“德智体美劳”齐驱并驾。这才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教育目标,同时也是社会各界应该努力的目标。

第四层次的父母: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自己。

寂静老师曾说:“家庭是复印机,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如果复印件出了问题,那么我们一定要回溯到原件去找问题。”你什么样子,孩子就是什么样子。父母的一言一行,无论好坏,都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对孩子成长初期的三观塑造。家庭教育专家贾容韬曾记录了自己和儿子的成长故事:儿子是一个深度的网瘾少年,学习成绩倒数第一,多次在学校参与打架斗殴,甚至被学校劝退两次。身为父亲的贾容韬自然也是焦急不已,于是对儿子又打又骂,甚至去学校闹。可儿子依然是我行我素,还故意在网吧过夜,完全不理睬父亲苦口婆心的教育。贾容韬看到孩子变成这样,便义无反顾地停掉自己的事业,全心全意陪孩子读书。他开始恶补各种教育知识,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把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和自己的言行对应出来,分析是自己哪里没有做好榜样作用;真诚地和孩子沟通、道歉,再有正确的言行去感染和影响孩子。最后,孩子也慢慢戒掉了网瘾,成绩开始提升了,还考上了重点大学。正如贾容韬所言:“由于自己的教育观念落后,所以要改变;由于自己的德行不足以影响孩子,所以要改变;由于自身素质不能适应孩子成长之需要,所以要改变。”教育孩子,从改变自我开始。 因为,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学习榜样。

第五层次的父母:支持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都把孩子当作自己的所有物。于是,我们常常对孩子说:你看看别人家的小孩如何如何,你可以做得更完美;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等等。我想如今的父母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而是不懂得如何爱孩子,错误的方法终将把亲子之间爱的缝隙越拉越大。 关于如何评价自己的女儿多多年纪轻轻染头发、打耳洞,黄磊是这样回复的:“我从未把她当成孩子,她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她有她的秘密、她的想法、她的人生。 她不属于我,我们之间是彼此独立的个体,我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她。”我想,给孩子最好的爱,莫过于: “父母全力支持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成为真正的自己。”世上的爱都以聚合为目的,唯有父母对子女的爱以分离为目的。我们可以陪着孩子长大,但是却无法陪着孩子变老;我们可以养育孩子的身体,但是不能剥夺孩子的灵魂。真正睿智的父母,从来不做孩子人生的掌控者,而是默默成为孩子背后的守护者。教书的是老师,但育人的一定是父母!父母对孩子的一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优秀的孩子,离不开父母的指引。优秀的父母不一定是学历有多高、能力有多强,而是能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和成长环境。比起学知识,孩子更需要的是境界和智慧的提升。

父母不管在哪一层,首先都应该陪着孩子一起成长,让他们在自然生长中感受到爱。孩子是父母的未来,父母更是孩子的未来。父母是孩子成长的教材,也是孩子最大的榜样。愿每个父母都能成为孩子的榜样,让孩子成为最好、最真实的自己。
(图文来自网络)

-11be0609f607380b.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501

主题

1万

帖子

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91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7 12:28: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省 联通
我在第五层,你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鄂ICP备20220039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98402000088号

GMT+8, 2025-5-15 11:39 , Processed in 0.05060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