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407|回复: 0

女医生被扎身亡事件 大量市民自发送来鲜花凭吊

[复制链接]

9505

主题

1万

帖子

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433
发表于 2019-12-29 17:35: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北省 联通
12月24日6时许,北京市朝阳区民航总医院发生一起患者家属伤医事件,该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杨文在正常诊疗中,遭到一位患者家属的恶性伤害,致颈部严重损伤。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批捕。

值班医生还原事件经过

今天在北京民航总医院急诊科,记者见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值班医生,他说事发当天他就在现场,并向记者讲述了整个事件的经过。

患者家属曾拒绝一切检查,多次与医生吵闹

患者是95岁老年女性,12月4日入院的时候,患者脑梗塞后遗症,纳差、意识不清。当时是杨文医生首诊的,家属签字拒绝一切检查,仅要求输点液,但是输液后病情无改善好转。医生一直说服家属让患者接受检查,但家属多次拒绝。医生和家属交代病情,家属无法接受疾病,不接受死亡的可能性。每天都会因为一点点的病情变化和怀疑医生用药而吵闹。

12月24日早上六点左右,犯罪嫌疑人找到正在值班的杨文医生,双方交流了几分钟,尖刀就扎向了杨文医生的颈部。

专家:杨文医生治疗过程规范,方案合理

究竟杨文医生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存不存在失误呢?记者在医院了解到,在对患者进一步治疗中,专家看了病历,调取了检查结果,查看了患者实际病情。结果显示,杨文医生和同事的治疗,过程规范,方案合理,患者的情况较入院有了一定好转。病历中曾经好几处记载家属多次拒绝检查和治疗,造成诊断治疗过程很困难。

医生介绍,杨文医生遇害后,患者家属没有表现出任何愧疚,没有任何道歉的话。但是医务人员仍然尽心尽力地为患者治疗。就在医生准备再请专家进一步治疗的时候,患者家属自行签字离开了医院。

当记者问这位医生,杨文医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时。医生情绪有些激动地说:“这个事我可以斩钉截铁地说,杨文大夫是很好的大夫,所有患者都对她绝对好评,她这个人是很温和的,她不喜欢跟别人吵架。”

国家卫健委再回应北京民航总医院伤医事件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今天(28日)上午表决通过了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法规司司长赵宁表示,作为这部法律立法工作的参与者,本来应该高兴,但在法律审议的过程中发生了北京民航总医院暴力伤医事件,非常痛心,也非常愤怒。这个事件不是所谓的医疗纠纷问题,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刑事犯罪。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法规司司长 赵宁

我们国家卫生健康委对任何形式的伤医事件是零容忍,这是我们一贯的态度。就这部法来说,有很多的地方从法律的角度阐明了国家对医务人员的保护,比如,明确规定了“医疗卫生人员的人身安全、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全社会应当关心、尊重医疗卫生人员”,还特别规定了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场所是公共场所。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全社会都要维护公共场所的秩序,不单单依靠医院自身。

民航总医院收到大量鲜花和卡片,表示哀悼

12月28日,记者在北京民航总医院看到,急诊大厅一侧设置了杨文医生的悼念场所,不少市民自发地送来鲜花凭吊。

同时,医院还不断地收到来自匿名人士给在职医生们送来的奶茶、水果等零食。表达崇敬和关爱。

实际上,这样的慰问已持续了很多天。医院保安告诉记者,这两天来来往往的人群里,多了很多外卖小哥的身影,或拿着盒装鲜花,或拿着奶茶、果篮、包裹,他们都在找同一个人:杨医生的同事。

一位红着眼眶的阿姨在女儿的搀扶下送上鲜花,两人深深地鞠了一躬。原来,她的女儿是杨文医生生前的同事,大家关系非常好。“她是个很好的人”这位同事声音颤抖地说“我们来送她最后一程。”

两位协和医院的医生前来悼念,送上鲜花,深深地三鞠躬。“虽然我们没有交集,但大家都是医生,很难过。”谈及来悼念的心情,其中一位医生苦笑了一声:“我还能说什么呢?”

三大央媒接连发声

12月25日,新华社发表微评《严惩暴力伤医,捍卫生命尊严》。评论称,暴力伤医,侵害医护人员生命安全,更是对社会良知和法治的践踏。由于种种原因,医患之间难免存在一些分歧乃至矛盾,但任何问题都不能成为对医生施暴的“理由”。

评论指出,依法严惩行凶者,采取更加有力措施保障医护人员安全,维护医疗场所正常秩序,既是在保护医生群体合法权益,也是在捍卫社会公共利益。

在央视新闻 28日的《主播说联播》中,主持人李梓萌强调:第一,医院本该只有手术刀,不能有屠刀;第二,面对疾病,医患双方本应该协作,而不是敌对;第三,心痛之余更该采取切实行动。

李梓萌呼吁,对伤医行为不旁观、不沉默、不纵容应该达成全民共识。医者仁心可以点亮更多人心,也希望我们用更多真心守护这份仁心。

人民日报 28日晚的最后一条微博中写道:顶级医学刊物《柳叶刀》首发全中文论文,是中国麻醉医生谭文斐《给父亲的一封信》。两代人行医,心路比医路艰辛,但为何前赴后继屈从“命运的指挥棒”?除了救死扶伤的信念,别无他物。没有人比医生更懂生死之大,但治病救人就是遗憾的艺术,无视甚至伤害医生,才是对生命最大的漠视。

冯唐的《隐医》中描述的

“天下无医”的场景
让人不寒而栗
医者仁心
医者也当安心
必须用法治刚性保障他们的安全
不然吞下苦果的
将是我们每一个人

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呢?(图文来自网络)
null-1336c662e661648.jpg
null7c2cc9ad6e51157b.jpg
null-54327be01b933ffc.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鄂ICP备20220039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98402000088号

GMT+8, 2025-7-6 06:40 , Processed in 0.04392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