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864|回复: 0

大脑真实的衰老年龄,远比想象的要早!预防大脑萎缩,照着做就行

[复制链接]

3815

主题

5670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838
发表于 2020-6-4 09:34: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北省 移动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大脑,其实没有想得那么年轻!

很多人以为大脑萎缩,不过是六十岁以后的事情,只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才要预防痴呆问题。在此之前,大脑依然是年轻态的,无须做任何保养。事实上,人的大脑从30岁就已经开始衰老了。

没有骗你,大脑真实的衰老年龄确实是30岁!

人的大脑发育年龄阶段其实非常清晰,发育最快的时候是在出生三个月的阶段,这段时期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说什么都能很快记住。直到25岁,大脑处于巅峰状态,人的记忆力、分析能力等一切和大脑相关的能力,都处于最好的时候。

不幸的是,这种巅峰状态维持的时间很短,仅仅在五年左右。随着30岁到来,进入到而立之年,也意味着大脑开始萎缩。自此以后,大脑每年以0.3%的速度萎缩。在身体的重要器官中,大脑的萎缩可以说是最早的。

幸运的是,大脑萎缩并非是不可控制的。古人早就以“用进废退”来形容大脑,只要经常用脑,就能保持脑细胞的活跃,维持大脑的年轻态,记忆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等都能保持较高的水平。

如何才能预防大脑萎缩?

多看书看报,少看电视

如今,陷入痴呆问题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和电视是脱不了关系的,对老人来说,电视作为一种新鲜事物,大多数人实际上都有看电视的习惯。睡前、早起、吃饭等各个时间段,只要有时间就看电视。

看电视一来减少了老年人参与活动和人际交往的时间,二来由于电视以图像方式呈现,也减少了用脑的时间。两者的共同作用,也就使得大脑萎缩速度加快了。

看书看报是一种有益的智力活动,能够调动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并增强记忆能力,无时无刻不在锻炼大脑。相对于看电视的老年人,看书看报的老年人发生痴呆的几率是很低的。

多和人说话,少一人独处

老人并不适合独处,时间久了,性格就会变得孤僻,对于维持大脑年轻态也没有帮助。经常独处,不和人交流的老人,还会遇到一些生理上、精神上的问题,寿命会被缩短。

多说话、交流是疏泄情绪的一种方式,也是在锻炼大脑。人在交流时,实际上需要语言功能以及思维功能等多项能力的协同运转。所以,和人说话是锻炼大脑最简单的方式,也是最容易做到的方式。

同时在交流时也能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比如和人说话时,经常吐词不清,一句话说不完整,就可能说明语言功能受到了影响,大脑内也许存在问题。

其实有很多小习惯,也对预防大脑萎缩是有帮助的,比如每天早上坚持梳头,经常踮脚尖,晒太阳等。若能坚持下去,也能促进血液循环,并留住体内阳气,也就有益于维持大脑年轻态,保持大脑活力。

人的寿命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大脑。大脑也被证明是最后一个停止运转的器官,保持大脑的年轻态显然更为重要。一个人从30岁开始,大脑已经开始萎缩,此时就要经常用脑,确保大脑的萎缩速度变慢,多看书看报,多说话,别让自己闲着。
IMG_20200604_093254.jpg
初来乍到,请多关照
新来的人儿,摸不着门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鄂ICP备20220039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98402000088号

GMT+8, 2025-7-3 23:03 , Processed in 0.09033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