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782|回复: 1

乡生土长的歇后语来历(三)

[复制链接]

42

主题

190

帖子

157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70
发表于 2020-12-7 20:49: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省 电信
六  李生堂的——总是我们赢了

      建国初期,刘家隔街上居民都沿袭祖业,有的利用自家门面经商,有的依靠祖传手艺谋生。五行八作,门类众多,加上老府河上东去西来,南通北达的帆船过往。元通、下渡口、竹家营、高杨台等附近住民有众多人讨业事。蠔子,敞罩,篓子等渔户篾货用量较大,小街上篾匠铺子应需而生。有以刘、韩、李等姓氏为主的篾货业者众。
       一九五二年街上实行公私合营,按行业分别成立了百货,杂货,粮行,木业,铁业,篾业等相关合作社。后来又对其进行改组,百、杂、粮划到供销粮食部门,木、铁、篾组成木器社、篾器社……
       闲话不说,言归正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电影是人们的最爱。由于正处文革前后时期,每当在北头小学操场,刘隔大队队部门口放露天电影,大家明知每次所放电影内容,不是样板戏,就是战争片,人物刻画高大全,内容雷同,结尾总是正胜反败。但还是男女老幼观众人山人海。无论春夏秋冬,人们都乐此不疲。
      街上 篾器社位于北街中间(原供销社办公楼位置)是一幢三间三进带天井的房子,一年四季生意很好,几乎晚上总要加班。无论哪里放电影,都要从这里经过。李生堂老先生是社长(老家是汉川城关)李师傅非常喜欢赶电影场子,不管多忙都要去看。但他有一特别之处,几乎每次不到终场,就提前离开。那时,人们都爱赶热闹,每次都有人哪怕明晓得电影快完了,也往那里赶。在路上,无论谁问李师傅电影的内容或者结局,李老先生总是说:我们赢了!
       有时实在忙不能去,在社里赶篾活,人们从门口过就问:李师傅,今天怎么冒去看电影?他总会装作若无其事地回答:总不是我们赢了!
        久而久之,就形成这个俚语,李生堂的——总是我们赢了。刘隔人一般在说可以预见成功结果的事物时,来这么一句。

    七    叶家的官——快去快来

      说的是很早以前,大约是清朝末年,民国初期相交,政局动荡之时,刘家隔附近有一个叶家台,这里有个大户人家,户主是一个落魄举人,自己一生也没有吃过朝庭奉禄。到晚年得一子,这孩子天资聪颖,老先生喜出望外,悉心调教,长大了很有学问,成了一方翘楚。
        这一年虽时局动荡,但朝庭总要用人。于是老先生多方运作,买通衙门,为其子谋得一到湖南某地当地方官的差事。已是年关将近之时,叶家为准备过了年就到湖南赴任的儿子大宴宾朋,予以庆贺。可难违朝庭几番公文急催,说湖南新党谋逆局势危难,急需叶家儿子前往主政。叶家儿子虽然心里不舍,但公事不可耽搁,只好含泪告别双亲,离别故土而匆匆上任。一路上风雨兼程,紧赶慢赶,终于在腊月三十到任。当日刚把行李物品在住处安置停妥,只待过了年便正式理事。
       谁知 ,这天晚上革命党举事,占领了衙门,接管了当地的政务。也就没这了这位新官的么事了,看在这新官初来乍到,且未违害地方百姓,饶他免受处罚。叶家儿子只好怏怏收拾行李,打道回家而来。叶家的官——快去快回
这句俚语因此而成。
        后来刘隔人讽刺那些靠不正当手段往上爬得快,也跌得快的以及办事利落的人和事,就会蹦出来这一句话。
      (还有一传说,叶秀才中了进士,放了县官,主考官特设家晏款待他。因其席间语言失当得罪主考。结果是“县官有名、赴任无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主题

518

帖子

4749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749
发表于 2020-12-13 23:25: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 电信/网宿科技电信CDN节点
作者你好,给你点赞!汉川论坛公众号已发出此篇文章。期待更多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鄂ICP备20220039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98402000088号

GMT+8, 2025-5-25 22:06 , Processed in 0.05154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