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373|回复: 2

寒食节

[复制链接]

1775

主题

2601

帖子

850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500
发表于 2019-4-4 17:28: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山西省 联通
寒食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后来,因为寒食和清明离得较近,人们干脆将二者合在一起只过清明节。实际上,清明是农耕节气,寒食节则是民俗节日,二者并非一码事

起源


一般认为,寒食节的由来与介子推有关。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终于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但也有人认为,介子推的“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由于文学作品中对介子推的故事“添油加醋”,最终致使介子推的形象离《左传》的记载也越来越远,并且与寒食节、清明节挂钩。


习俗


❉禁火

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著,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苏轼的《望江南 超然台作》中的“且将新火试新茶”说的就是寒食之后诗人煮茶的行为。山西民间禁火寒食的习俗多为一天,只有少数地方仍然习惯禁火三天。



❉拜祖

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到了唐代,寒食拜扫则成为官方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先贤、百姓上坟等。



❉饮食

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饮品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

晋南地区民间习惯吃凉粉、凉面、凉糕等等。晋北地区习惯以炒奇作为寒食日的食品。



❉插柳

早在南北朝《荆楚岁时记》就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安徽、苏州等地还盛行戴芥花,佩麦叶来代替柳枝。据各地史籍记载:“插柳于坟”、“折柳枝标于户”、“插于檐插柳寝灶间”、“亦戴之头或系衣带”、“瓶贮献于佛神”、“门皆插柳”,故民间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红颜成白首”之说。



❉踏青

也叫踏春,盛兴于唐宋。宋·李之彦《东谷所见》载:“拜扫了事,而后与兄弟、妻子、亲戚、契交放情地游览,尽欢而归。”可谓盛极。



❉秋千

寒食节前后,春光明媚,适合踏春游赏。而荡秋千则成了女孩子喜闻乐见的游乐活动。如宋代宰相文彦博诗《寒食日过龙门》: “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
mmexport155375867566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75

主题

2601

帖子

850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500
 楼主| 发表于 2019-4-4 19:20: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西省 联通
你知道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504

主题

1万

帖子

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420
发表于 2019-4-4 20:18: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省 电信
刚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鄂ICP备20220039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98402000088号

GMT+8, 2025-5-25 21:45 , Processed in 0.04909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