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995|回复: 2

前几天发生的活埋母亲事件,给今天的母亲节一记响亮的耳光。

[复制链接]

3815

主题

5670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838
发表于 2020-5-10 08:47: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北省 移动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侠客岛:“埋母”背后,深藏着怎样的社会问题

此次个案之中,马某必然会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追究,但是个案之外,越来越浮出水面的农村养老问题必须得到正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必须得到改变。

就在母亲节快要到来的这个五月,陕西靖边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

5月2日晚上8点多,男子马某将79岁瘫痪在床的母亲王某推到城南一个废弃的墓坑中,用事先准备好的铁锹铲土掩埋。三天后,其母被救出。

弑母的马某,目前已被靖边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依法逮捕。国家卫健委、全国老龄办5月9日表示,马某的行为突破法律底线、道德底线、人伦底线,性质极端恶劣,必须依法严惩。

活埋

“案件本身不复杂,主要是嫌疑人泯灭人性,有违道德伦理,让人难以接受。”当地公安部门负责人的这一段话,激发了众多网友的共鸣。

俗话说,宁在世上挨,不在土里埋。求生,是人的本能。不往土里埋,是很多老人此生最后的念想。但是,79岁的老人被埋了,是在她活着的时候,埋她的人是自己的儿子。侥幸的是,墓坑只是用黄土封住,没有踩瓷实,在度过了70个小时的生理和心理煎熬后,老人被警方救了出来。

令人诧异的是,老人在被挖出后曾说,是她自己爬进去的。“(自己)啥也不愁,就愁二儿子和大娃(即马某)。”“不想儿子被判很重的刑。”这一幕情景,不禁让人想起电影《喜丧》中的老太太林郭氏——面对一群忤逆的孩子,她依然一心盼着几个儿女好,每天都会跪拜菩萨保佑孩子们平平安安。

他想让她死,她想让他生。母亲的谎言和儿子的残忍,将人性的善良与恶毒展示得淋漓尽致。岛叔的同行说,可以有千万个理由来解释马某的动机,但是没有一个理由可以为马某洗地。因为那是人性的底线,是不可碰触的禁区。

进一步说,马某的行为是赤裸裸的谋杀。有人说,埋母背后有“苦衷”,暗指老人瘫痪给子女造成拖累。有人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在道德和现实利益间,的确有人选择牺牲道德,但这种人绝对是少数,活埋生母更是世所罕见的极端。这些极端做法可能反映出现实的无奈,但绝不构成故意杀人犯罪的托辞!这是严肃的法律问题,罪行没有任何借口。

老人

马某在解释自己作案动机时,给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理由,“我回到家里,(母亲)屎尿全在床上,臭烘烘的,我受不了了。”

你养我小,我养你老,这是最基本的家庭伦理。既然你觉得臭烘烘的,你为什么不给母亲清理干净呢?一句话,马某将老人视为一种“负担”,一种经济上的“负资产”,这是中国当下许多失能老人被贴上的共同标签。

所谓失能,通常的解释是一个人不能独立完成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洗澡等一项或多项活动。据估算,2020年中国失能老人数量达3848. 5万人。

失能,不仅反映了老人的生存状态,还意味着他们需要长期照顾和护理。调研发现,一方面,许多失能老人收入有限,一旦配偶和子女等不能提供照护,农村失能老人实际上并无多余的钱去雇佣保姆或小时工,很难度日。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家庭利益分化和利己主义盛行,造成代际之间孝道意识的淡化,“家有一老”并未“如有一宝”,反而被一些后代视为累赘。

于是,马某在回答警方为什么弃养老人活埋母亲时,用了“处理掉”这样一个词,仿佛在对待一件物品,何其冷血!

他们,无法体面地活,也无法体面地死。电影《喜丧》中,老太太林郭氏虽然最终选择了自杀,但也是女儿不断诱导的结果。二女儿问,“娘,你想死吧?”三女儿则故意让老人听到自己的话,“唉。等我老了,不能动了,我不上敬老院。我上吊,喝药,我死。给咱,给咱孩子省点钱……”

养老

养老,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社会无法回避的问题,哪怕你现在还只是“后浪”。

首先,这是一个家庭赡养的问题。《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本案中,马某虽然活埋了老人,但是儿媳一直表示会赡养老人。发现老人不见后,也是她带着家人到处搜寻,并把婆婆失踪的事报告给警方。

不过,随着家庭结构从传统“单核”大家庭逐渐向“多核心”小家庭转变,以及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土地,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也从居家养老向社区服务和机构养老积极转型。

不少地方结合当地实际和新农村建设实践,发挥政府购买、农村集体、留守群体、老人协会、志愿者队伍的作用,探索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供给机制。例如,河北邯郸部分地区由农村集体牵头,探索出留守老人集中居住、互帮互助的养老机制;江苏姜堰等部分农村地区依托老人协会组建服务志愿队,定期为留守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广东郁南敬老院采取公建民营的改革,实现政府和社会优势互补,很好地满足了当地农村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当然,从总体上看,农村养老服务多属于兜底保障,服务供给仍未脱离补缺型模式,即国家干预的重点放在失去家庭依托的老年弱势群体。本案中,79岁的老人有两个儿子,且家庭条件还可以,显然很难纳入其中。即便进了当地养老机构,更多获得的照顾也只能停留在生活料理层面,很难涵盖日间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综合服务。

孝道

2000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7%。2018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1.9%。中国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进入老年型,仅用了18年左右的时间。

在这个肉眼所见的趋势中,还有两个值得警惕的特征。一是越来越深度的老龄化,常常出现的情形是60岁左右的老年人成为主力军,在照顾80岁左右的老人。本案就是典型,马某今年58岁,理论上也是该坐享天伦之乐的人,但他还是需要照顾更年迈的79岁老母;

二是在快速老年化社会的时代变迁中,未富先老成为最可怕的恶性循环,尤其在不少“4+2+1”的家庭结构中,一对夫妻要在抚养1个小孩的同时照顾4个老人,经济压力确实不小,而自从放开二孩生育后,这种压力进一步加大。

此次个案之中,马某必然会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追究,但是个案之外,越来越浮出水面的农村养老问题必须得到正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必须得到改变。

百善孝为先。但是,孝,不能光凭道德的倡议,要有法律的强制,还要有养老体系的充分支撑。否则,活埋母亲的悲剧在舆论喧嚣过后,就只能成为让人唏嘘的一段往事,而不能产生有益的变革效应。
初来乍到,请多关照
新来的人儿,摸不着门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15

主题

5670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838
 楼主| 发表于 2020-5-10 08:51: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省 移动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一句祝福,一捧鲜花,一个礼物,一顿好饭,代表不了孝顺。未来有一天真的需要我们的时候多一些陪伴,多一点笑容,多一份耐心就好!
初来乍到,请多关照
新来的人儿,摸不着门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501

主题

1万

帖子

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91
发表于 2020-5-10 08:56: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省 电信
这样的人该把它活埋!
最好的生活,无非就是白天可以有说有笑,晚上还能睡个好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鄂ICP备20220039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98402000088号

GMT+8, 2025-5-19 04:07 , Processed in 0.04898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