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008|回复: 0

欲加之罪?两兄弟跑别人车里闷死,家人找车主担责:都怪你不锁车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0-6-29 08:00: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山东省 联通
近日,广州两男孩跑入别人车内,不慎反锁车门,因气温过高窒息身亡,该悲剧引发了广泛关注。

据了解,两个男孩是堂兄弟,事发当日是周末,两人都没上学。午饭时分,家长发现孩子不见,出去找寻时才知道了孩子的情况,只是救治已来不及。

事后,男孩的家长找车主担责,认为孩子会被闷死,都怪车主不锁车。事实上,当时车主是把车停在自家院内,是两个男孩擅自闯入别人家的院子,私自跑到车里才导致悲剧的发生。为此,车主家属认为,不应当把责任推卸给他们。

双方争执不下,是否要由车主担责,恐怕还需要司法部门的权威认定,但孩子家长却有不可推卸的监管失职之责。

随着夏日来临,气温陡然升高,路面车内的温度,更是非常人所能忍受的。近两年,家长误把孩子落在车内,最终导致孩子身亡的悲剧时有发生。

但因宣传普及到位,目前,很多家长都已对类似问题高度重视,并积极予以规避。我们能看到,比起往年,今年的此类报道数量明显减少许多。可有时候,能够躲得过家长的粗心,却躲不过孩子的无知。此次悲剧的背后,没有粗心把孩子锁在车里的家长,只有调皮无知把自己推向深渊的孩子。

只是,幼子无知,家长却不能放任不管,任由其随性而为。虽然悲剧的发生,非家长直接造成,但家长仍需承担监护不到位的责任。悲剧发生后,最伤心的是父母,失去孩子之痛,自是锥心刻骨。只是,悲痛之余,与其想着如何为孩子的死,找到转嫁仇恨的出口,不如反思下自己,是否也有过错。

而车主是否有错呢?把车停在自己院内,比起公共场合,更多了是否锁车的自由。如果是自家的孩子,误入车内,其自然是有责任。但谁会想到别家的孩子会跑到家中,还进入自己车里,最终把自己反锁在内,导致死亡悲剧的发生呢?

因为此次悲剧预见的可能性低,因而期待车主事先予以规避的可能性,也随之变低。按理来说,停在自家院里的车,锁与不锁,并不会对他人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反倒是随意闯入他人院落,擅入别人车里的行为,存在明显的不当。

而在最终责任认定时,却因成人、孩子之别,让并无多大过错的成人,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显然是欲加之罪,有失公平。只是,孩子毕竟因“车”而死,车主是否要承担一定的人道主义责任,尚需要有关部门的认定与评估。

很多时候,人们对责任的评估容易会被情绪所带动,最终得出的结论,虽合情却不合理。就拿此事来说,很多人以“死者为大”“家长太惨”“孩子可怜”之类的理由,把无辜的车主轰上刑台,让其接受审判。所有的理由,不过是死者家属是受害者,而车主并无什么损失,这样的评判标准若拿到司法上,显然站不住脚。

对错本就无法通过强弱与否、可怜与否之类的标准来判断,而是应该回归理性,讲求证据。群众的情绪是把“双刃剑”,会给弱者助力,但也会伤无辜者于无形。作为旁观者,可以同情,可以唏嘘,但是切莫把自己代入到受害者中,被情绪误导,把仇恨转嫁。

一场悲剧,牵动着三个家庭的心。失去孩子的家庭,从此生活多了个无法缝补的缺口,任由时间冲洗,也将是磨灭不掉的伤痛。而无辜中枪的车主,也因此被牵涉其中,莫名其妙被扣上“杀人者”的帽子,再多的辩解,也洗刷不掉孩子死在自己车内的事实。

其实,这场悲剧,涉事者皆为受害者。谁说车主什么损失也没有?至少他失去了宁静平和的生活。悲剧面前,若论对错无果,不如谨记教训。家长们切记,莫要心怀侥幸,得时刻履行监护者的责任。而车主们也该以此为戒,车该锁好时就锁好,至少能够帮助规避风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鄂ICP备20220039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98402000088号

GMT+8, 2025-7-4 23:53 , Processed in 0.16351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