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949|回复: 0

有一种修养,是不随意插手别人的人生

[复制链接]

3815

主题

5670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838
发表于 2020-7-26 12:53: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北省 移动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平时生活中我们都不喜欢别人对我们的生活指手画脚,但却总有一些人喜欢插手别人的生活,对别人的人生指指点点,他们总有自己的一套标准,认为你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人生,应该按照他们想的那样去过。

比如你什么时候应该结婚,跟什么样的人结婚,什么时候应该买房,在哪里买房,房子怎么装修,什么时候生孩子,孩子应该在哪里读书等等,他们总喜欢掺和别人的事,认为别人就应该按照他们的标准去生活。

这样的人喜欢过度参与别人的私事,没有分寸感和界限感,分不清自己的位置和角色,别人的什么事都想插一手,都要掺和进去,总以为自己什么都懂,总以为自己的想法就是对的,总习惯于根据自己的思维去评判别人的人生。

生活中过度热情,过度参与到别人的生活中,并不是一件好事,任何事情,你可以提供意见和帮助,但不要过度参与进去,不要随意指点别人的人生,这是一种修养。

1 不随意插手别人的私事

在人际交往中,对别人的私事不要过度的参与,也不要随意揣测和评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选择,别人的婚姻怎么样、工作好不好,或者生活习惯对不对,都不是你能说了算的。

就算是别人遇到什么难解的问题来找你倾诉,你也只适合当一个聆听者,发表一些自己的意见,至于别人该怎么样做,那是别人的事。

特别是别人的一些家长里短、感情问题、亲情问题、各种利益矛盾,以及一些很棘手的麻烦事,都不要轻易插手,因为很多事情你都不了解,无法下结论,除了给一些比较客观的建议之外,最好不要过度干涉别人的事。

不管是你的亲戚朋友还是同学同事,又或者只是一个陌生人,别人的私事大多数都与你无关,有些事剪不断理还乱,不要让自己置身其中,做一些吃力不讨好的事,况且别人未必喜欢你去管闲事。

就算你有什么看不惯,或者无法理解的事,也不要随意下结论,不要对别人指指点点,非要别人按自己的想法去做。

当你觉得别人那么年轻,还没有存钱买房的时候,不要批评别人贪图安逸,可能别人比你更加努力,只是他有更多的负担,有更多的责任,有更差的条件。

在《了不起的盖茨比》里有一句话,每逢你想要批评别人的时候,你要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所谓未知全貌,不予置评,别人的私事,你无法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别人为什么过着这样的生活,也有非常多的原因,你只是一个看客,你无权插手别人的私事,无权对别人的人生指指点点。

2 不随意揭开别人的伤疤和痛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而有的人不止喜欢随意评判别人,还喜欢随意嘲笑别人,在不知不觉中揭开了别人的伤疤或痛处。

有些伤痛,别人不想提,可是你却非要提,还要过度解读,如果别人正处在不幸的婚姻当中,本来相安无事,可你却把它当做一个笑话,随意地提起,随意地调侃,让别人失了颜面,也让别人又一次被迫面对一些痛苦的事情。

如果别人因为生活所迫,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每天压力很大,工资待遇又不好,而你却嘲笑他混得不好,拿他和那些事业风生水起的人做比较,那他只会觉得压力更大,又一次戳中了他内心的痛处。

有时候你的一句玩笑话,在对方的眼里,是不愿面对的事实,你随意的嘲弄在不知不觉中就伤害到了别人。

我们说话做事要考虑周全,要谨言慎行,要保证自己的言语或行为没有造成不良后果,没有对别人造成伤害,至少不会让别人反感,否则再好的关系也无法持久。

有一种修养是不随意揭开别人的伤疤和痛处,不随意批判和指责别人,做不了感同身受,但也不要让别人雪上加霜,会替别人着想的人,才能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

3 不随意插手父母与子女的事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很微妙,有的父母总喜欢插手子女的事,无论大事小事,都要去管控,成为了一种控制型的父母,子女的学业成绩、生活起居、交友、兴趣爱好、吃喝玩乐等等都要了解,都要管控。

控制型的父母不只是要管控孩子的童年,在长大成人的路上,也一直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目标和期望去成长,按照自己设定好的人生道路去走,他们眼中有一种固定的模式,一旦偏离了原定的轨道,父母就想强行把子女拉回来。

子女无论有没有成人,过度的管控,只会让子女失去了独立的人格,没有任何快乐可言。

三谷宏治的作品《有限管教》中写道:“90%的家庭矛盾都源于父母的界限感缺失,而且,父母过度插手,还会剥夺孩子学习、成长的机会。”

这种没有界限感的控制,只会让子女压力倍增,在没有任何自由的空间里成长,不只会失去童真,也会失去有价值的人生。

同样的,子女成年以后,也不要过度参与父母的事情,子女和父母之间总有一些代沟,父母的价值观、生活习惯或者行为方式都与年轻一代大相径庭,父母的思想与他们那个时代有关,而做子女的要学会理解和尊重父母。

父母与子女之间都要有界限感,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人生选择,父母不过度管控子女的生活,子女也不过度参与父母的生活,只要互不影响,就要互相尊重。

4 认清自己的角色,别人的事大多数与自己无关

人在任何时候都要看清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的角色,与自己无关的、自己没有权利干涉的事情,就不要去插手。

美国埃默里大学教授马克说过,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99%的事情,对于别人而言根本毫无意义。

我们自己的事情,别人未必在意,别人的事情也大多数都与我们无关,就算你征得了别人的同意,也不要过度参与,有时候会适得其反,影响彼此之间的关系。

就像闲人马大姐一样,她是个爱管闲事的人,她并没有坏心眼,只是过度热情,把别人的事都当做自己的事去管,结果闹了很多笑话,制造了更多的麻烦,甚至还影响了邻里关系。

搞不清楚自己的角色,什么事都想插一手,结果问题没解决,还给自己惹了更多的麻烦,让别人更厌烦自己。

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度,要有个边界,别人的事就让别人自己去面对和解决,你只是一个外人,你只能提供适当的帮助和建议,其他的就不要管了。

5 你不是别人,没办法感同身受,也无权替别人做决定

别人的事再大、再麻烦、再难,你也无法做到感同身受,你的能力再强,也无法做到真正替别人解决问题,所以能不掺和就不要掺和了。

而且你无权干涉别人的人生,就算你是好心好意,最后怎么做决定也都是由他自己说了算,因为这是别人的人生,你无权替别人做决定。

我们只是别人生活里的配角,就不要对别人的生活指指点点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都有自己的人生道路,也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我们没办法把自己的观念强加到别人身上,也没办法强行要求和改变别人。

《遇见未知的自己》中这样说过:“世界上只有三件事,别人的事,我的事,还有老天的事。”别人的事情我们无权去干涉,老天的事也决定不了,唯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可以去决定。

我们要做的不是去关注别人的事,而是把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与其插手别人的事,不如做好自己的事。

6 先把自己的日子过好

有的人自己的日子都没过明白,就总想着去关心别人的事,有的人自己每天都过得不舒坦,却总想着去讨论别人的事。

《乌合之众》里面有一句话,当一个人自己的事情没有处理的价值时,就会把注意力移向身边人。

很多人自己的日子都没过好,自己的事情也没做好,就喜欢插手别人的事,指点别人的生活,其实自己的生活一团糟。

人的精力有限,我们要把注意力多放在自己的生活上,先把自己的工作做好,生活过好,家庭管理好,然后多多提升自己,不要把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在与自己无关紧要的事情上,你无权改变别人,你只能提高自己。
IMG_20200726_124934.jpg
初来乍到,请多关照
新来的人儿,摸不着门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鄂ICP备20220039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98402000088号

GMT+8, 2025-7-4 23:16 , Processed in 0.04996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