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588|回复: 0

如何确定适合自己的运动强度?公式很重要,感觉也很重要!

[复制链接]

3815

主题

5670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838
发表于 2020-8-3 12:29: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北省 移动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本帖最后由 回眸一笑 于 2020-8-3 12:31 编辑

如果你平时缺乏运动,可以回忆一下,最近一次因为运动过于激烈,造成自己强烈的不适(比如头晕、呕吐、恶心等)是什么时候?最常见的有两种情况:

远的那次,很可能是学生时代跑1000米或800米;
近的这次,很可能是在健身房里刚开始跟着年轻的新教练上私教课。

这两种情况有一个共同点,都有一个外在力量监督你,迫使你达到一定的运动强度要求,结果超出了你的身体承受能力,于是就会发生呕吐等不适反应。

在没有外在压力、运动者自主锻炼的情况下,很少会发生因为运动强度过大、导致身体不适的情况。因为还没等运动强度超过我们的能力,我们就会放缓运动的节奏、或降低运动的强度。这也就是为什么有健身搭档时,通常运动效率会更高。

所以,自主锻炼的小伙伴,一般不用太担心运动强度超过,而是更应关注运动强度够不够。

那么,如何在运动中保持一个合适的运动强度呢?

有氧运动的运动强度(以长跑为例)

方法1:控制运动心率

最被提及的运动心率控制公式是“(220-年龄)的60%至80%”。越是没有运动经验的新手,越是要从以较低的心率作为上限进行控制,即刚开始以60%作为控制线更合适。

但这个公式只考虑了大众锻炼者的普遍情况,因此并不一定很准确。两个同为40岁的中年人,一个长期锻炼,一个从不锻炼。如果都按照80%作为运动心率的上限(每分钟144跳),那么前者会感觉挺轻松,而后者很可能吃不消。

方法2:MAF180法

这种控制长跑心率的计算方法也很简单:心率上限为“180-年龄”,心率下限为“180-年龄-10”。

另外,根据每个人身体情况的不同,还可以在上述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正,简单说:

(1)最近生过大病或正在持续吃药,减10;

(2)停训后重新锻炼,减5;

(3)坚持锻炼超过2年,加5。

注意,16岁以下,以及65岁以上人士不适合这种方法。

实际上,公式都是宏观的总结,难以照顾到个体差异。所以,公式的应用要注意,“公式可作为重要的参考,但不要机械、教条地使用”。怎么才能不“教条地使用”呢?看下面两种方法:

方法3:“边跑边说话”判断法

很好理解,在跑的过程中,你可以不时地和伙伴用短语、短句对话。如果对话相对是顺畅的,那么目前跑步强度就是适合的、可以接受的。

如果你总是一个人跑步怎么办?总有一篇学生时代的课文或古诗词记得吧,随口背一下,能较顺畅地背出来,这个速度就OK。

方法4:凭感觉

许多人可能会觉得“感觉”不可靠。事实上,在运动过程中,“感觉”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许多情况下要比那些五花八门的指标重要得多。

因为即便是同一个人,每天的运动状态也会不同。你会受到睡眠质量、身体状态、天气、地形、年龄、运动经验、饮食等各种因素的微妙、综合的影响。所以,当你觉得某天跑得较轻快时,不妨就快一些,而哪天感觉身体沉重跑不快时,也应该听从身体的“信号”,放慢速度,甚至放弃当次跑步,直接回家休息。

力量训练的运动强度

力量训练中的运动强度,是指在一次或一组训练中使用的平均重量、相对于训练者1RM的百分比。其中涉及训练量、重复次数、平均重量等多个因素。所以,有点复杂,这里不做概念上的深究。

也就是说,力量训练的运动强度,似乎不能像跑步那样,通过“加快或降低速度”或者“监控实时心率”来轻易地调整运动强度。怎么办呢?

方法1:普通锻炼者牢牢抓住一点就行了,别让自己过度训练。

也就是,在当次训练结束后,好好休息,以确保下一次力量训练时,训练水平保持在原有水平上或略有提升。如果身体的疲劳感过大,无法及地恢复,甚至因训练量过大造成受伤等,都说明发生了过度训练,也就是运动强度大了。

实际上,随着体能的提高,运动强度的承受能力也会水涨船高。锻炼者也可以根据《伯格自觉运动强度分级量表(PRE)》来监测自己的运动强度是否适当(有氧运动或其他运动形式也适用)。

方法2:《伯格自觉运动强度分级量表(PRE)》

0级,没什么感觉。休息时的感觉,不疲惫、呼吸平缓。

1级,很弱。桌前工作或阅读时的感觉,不疲惫,呼吸平缓。

2级,弱。穿衣服时的感觉,稍感疲惫或不疲惫,呼吸平缓。

3级,温和。走进房间开电视的感觉,稍感疲惫,能轻微察觉呼吸。

4级,稍强。户外缓慢步行的感觉,轻微疲惫,呼吸依然自在,热身初期的感觉。

5级,强。轻快走进商店的感觉,感到疲惫,如果保持这样的步调,呼吸会急促。

6级,中强。约会迟到急忙赶去时的身体感觉,感到疲惫,如果保持这样的步调,呼吸会急促。

7级,很强。激烈运动时出现的感觉,必定感到疲惫。如果保持到运动结束,在此过程中你可以与人对话,但你可能宁可不说话。这是维持运动训练的底线。

8级,非常强。非常剧烈的运动时出现的感觉 ,必定感到极度疲惫。你不能确定是否能保持到运动结束。呼吸非常急促。这一级别能让锻炼者迅速获得效果,但不容易做到。

9级,超强。极度剧烈运动出现的感觉,必定感到极度疲惫,呼吸非常吃力,无法与人交谈。这是专业运动员的训练级别。

10级,极强。这将让人体验到彻底的精疲力竭。

现在,你该知道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强度了吧!
mmexport1596428980399.jpg
初来乍到,请多关照
新来的人儿,摸不着门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鄂ICP备20220039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98402000088号

GMT+8, 2025-7-5 18:54 , Processed in 0.04507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