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489|回复: 0

[本地资讯] 从一贫如洗到勤劳脱贫,汉川这户农庄让26名贫困户有了“新饭碗”

[复制链接]

4308

主题

5076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591
发表于 2020-8-23 08:00: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省 电信/网宿科技电信CDN节点
在汉川市南河乡老新村,有一座生态农庄,不仅环境优美,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这里有26名常驻务工的贫困户,还吸引了周边一些村子里的贫困户,农忙的时候一天会有60多人在此务工。

南河地处汉江以南,以南河渡得名,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这里有古渡遗址,栗山上还有一口观音古泉……坐拥多处名胜风景,却没有得到完全开发,造成了养在深闺人未知的窘境。村民们大多数靠天时吃饭,手捧“泥饭碗”,面朝黄土背朝天。

孙国文是南河乡老新村人,2012年妻子被诊断出乳腺癌,撞上同济医院做手术花了30万元。为了给妻子治病,孙国文花掉所有的积蓄,还借了许多外债。孙国文的大儿子不得不辍学,在外地打工挣钱贴补家用,但是随着病情恶化,妻子还是离开了孙国文和他们的两个孩子。

经过这次劫难,孙家一贫如洗。孙国文积极寻找工作,准备靠勤劳脱贫,而家门口的生态农庄成为他重启生活的首选。

近年来,南河乡老新村栗山脚下,栗山生态农庄依山而建,主要有景点和采摘果林。连片的大棚里种植了数排青绿的火龙果树,红叶桃树已经结出了青涩的果实,沿着修建的栏杆直走,回弯的长廊环抱着一潭绿水,即便是夏天也不会让人感到燥热;相邻的还有一池锦鲤,游客可以走到湖中央的观鲤亭内驻足观赏。眺望远处的青山,绿树红叶与山脚的红瓦土楼相得益彰,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农村美景。

“目前在观音古泉做公益性岗位,平时还可以到服装厂打工,一年家里收入大概是3万块钱。”孙国文说。目前,在整个农庄内,常驻的务工贫困户多达26名。栗山农庄的总经理彭运秀是南河乡老新村人,近些年通过在外打拼积累了一些资金,看着家乡有着优越的自然环境,村民们还在贫困线上徘徊,在2018年回到家乡,通过发展第三产业带动村民致富,在她的努力下,解决了不少贫困户的生活问题。

来源:楚天都市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鄂ICP备20220039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98402000088号

GMT+8, 2025-5-24 14:53 , Processed in 0.05070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