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025|回复: 0

古代没有电难道天黑就睡觉?

[复制链接]

9505

主题

1万

帖子

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433
发表于 2020-8-31 09:01: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北省 电信
社会生活随着时间不断的演变逐渐在提高质量,如果把时间追溯到古代,不同朝代的人们生活的习俗和习惯都是有所改变的,细细研究也是趣味非凡。自从1821年法拉第发明电动机、1879年爱迪生发明白炽灯......电的广泛使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不少便利。在古代是没有电的应用的,对于古人来说太阳落山后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呢?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来了解一下社会阶层的发布。约公元前700年托言齐相管仲言论的《管子》就记载“四民”的概念,分别为士、农、工、商。作为农民,主要就是以劳作为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天一黑用睡觉来养精蓄锐。

早在公元前约700年就有了禁宵的说法,还有专门的官职执行禁止百姓夜晚外出,对于很多百姓特别是农民来说,晚上没事做自然就睡觉了。到了公元前3世纪左右,蜜蜡作为蜡烛的雏形在我国产生。最初是很奢侈的贡品只有地位高贵的贵族才得已使用,直到明清以后才逐渐成为寻常人家的生活用品。类似蜡烛、油灯之类产品的普及让古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在晚上也不用发愁眼前一片漆黑了。很多富家子弟为了追求玩乐也会选择在晚上寻欢作乐,很多古代特有的娱乐场所也应运而生以供娱乐。而对于读书人来说,晚上是勤奋苦读的时候。唐代诗人颜真卿作诗《劝学》有言:“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夜后也是头脑风暴的时候,古人也很是刻苦,多会在这段1时间勤奋用功。大家可能会有疑惑,古时候条件这么艰苦,他们的视力没有影响吗?当然有的,不少文人的视力都不好,比如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读书》中还担心自己的高度近视。

最后,对于封建社会的统治阶层来说,夜晚也是处理政治的时间。特别是皇帝,在晚上通宵批阅奏折也是家常便饭,同时也为第二天朝廷议政作准备。说到皇帝批折子也很有意思,比如前段时间康熙的奏折被整理了出来,批阅过的折子很是繁复。而且康熙用的很频繁的是“知道了”、“阅”这样偏向于口语化的批语,让康熙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也变得更加亲民了。总之对于统治阶层,天一黑要处理的要事还是很多的。古人的夜生活也是千姿百态。除了上面所述的这些阶层,不同身份的百姓也是各司其职。比如商人在晚上也要算账盘底,医者夜晚也会研习医术。

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迅速,各种娱乐方式五花八门可供我们选择。时间追溯至古代,古人们虽然没有电、没有手机和网络,但也有着自己的事情要做。而且不同的社会阶层要做的事情还不一样,各自有各自的精彩,专家表示,古人其实要比我们想象中的会玩多了。
null-5ad14a10d0d1827c.jpg
null4cadff153f0e3996.jpg
最好的生活,无非就是白天可以有说有笑,晚上还能睡个好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鄂ICP备20220039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98402000088号

GMT+8, 2025-7-5 18:35 , Processed in 0.05221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