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791|回复: 0

中印边境前线支撑能力高下立判

[复制链接]

9504

主题

1万

帖子

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420
发表于 2020-10-8 00:36: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北省 电信
国庆假期,央视国防军事频道发布的一则消息引发热议,报道称,国庆节第一天,驻守在阿里的西藏军区某边防团官兵正式从临时营区搬入新营房。前段时间中印边境西段局势紧张,将大家的目光又聚集到了班公湖这个热点地区,而班公湖正是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的日土县。

近几个月,印军在其挑起的这场边境冲突中并未占到什么便宜,因此不断做出新的不友好举动。上月,印度方面再传增兵10万人到拉达克地区的消息。而从8月开始,印度媒体就不断炒作印军向前线地区运送补给的新闻,声称“这是印军数十年来最大规模的军事后勤行动”,俨然摆出一副调集重兵与解放军在西线对峙到底的姿态。因此,笔者认为,中国方面此时发布新营房启用的消息,带有一定针锋相对的意味。而这场边境紧张,已经演变为中印对于前线支撑能力的较量。

而从双方的宣传重点来看,笔者认为已经是高下立判。同样面对高海拔地区驻守问题,印度方面强调的是正在紧急运送大量给养,以便于让规模庞大的军队度过长达半年的漫长冬季。然而中方就强调是设施齐全的新营区启用。央视视频报道显示,新营区在高原采暖、氧气保障、隐蔽性等方面进行了针对性设计。这说明解放军在保障前线部队给养物资的情况下,还有充分的运力进行大规模工程建设。反观印度方面,正在进行的给养运送不但尚未完成,甚至还存在烂尾的风险。首先在基础设施方面,印度腹地通往拉达克地区的道路状况并不理想。日前,印度在北部喜马偕尔邦山区一条隧道贯通,总理莫迪亲自出席开通仪式。虽然印度方面对此“雀跃不已”,但是这样一条9公里的隧道,印度方面花费10年时间才建设完成。其次,这条运输线的地质情况也不容乐观。据印媒报道,印军大量部署的高原峡谷连续遭遇了多次地震,引发了山体坍塌,道路被大量山石堵塞,加剧了补给困难的状况。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9月25日,克什米尔印控区临近中方的区域发生5.3级地震。10月6日,在距离上次震中不远的阿里地区边境附近再度发生4.9级地震。这些地质灾害无疑令还在进行紧张补给的印军雪上加霜。再次,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局势也不容乐观。据俄媒报道,有印度高级官员证实,10月5日,印控克什米尔普尔瓦马地区的一条重要物资运输线,遭武装分子袭击,至少导致2名印军士兵死亡、3名士兵重伤,大量物资被抢或烧毁。该负责人还指出,印军向高原一线输送物资的100多个重要的边境道路,都遭到了武装分子的偷袭,这也导致印军物资损失严重,运送变得十分困难。此外,在今年新冠疫情的背景下,前线印军还存在一个重大隐患。那就是印度疫情呈现难以控制之势,此时将大量人员送到前线地区,万一暴发大规模感染,这条脆弱的补给线如何应对防疫抗疫?如果处理不好,在相关地区的印军前景将堪比恐怖片。

而解放军方面并未向印度一样将重兵压到一线,此次报道中的新营区,仅有一个团的兵力。这一方面降低了前线补给压力。另一方面也展现出解放军对于合成化作战能力与全域机动能力的自信。这也正是解放军新一轮军改所强调的重点之一。不可否认的是,历经数次印巴战争与长期对峙冲突,印军积累了很多在高原地区的实战经验。在战术层面,解放军绝不可对印军的高原作战能力掉以轻心。

不过笔者认为中印两个有核国家,无论是从两国博弈角度来看,还是印军自身补给现状来看,虽然印军前线规模庞大,但其在冬季挑起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都不大。毕竟此轮边境紧张的重要原因还是莫迪政府为了转移国内经济、防疫等压力。而在这种比拼国力式的对峙中,中国方面还是占有一定优势的。因此谨慎应对,做好自己的事情即可。

(本文为读者来稿,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
null5f388f487c3ff568.jpg
最好的生活,无非就是白天可以有说有笑,晚上还能睡个好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鄂ICP备20220039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98402000088号

GMT+8, 2025-5-23 01:29 , Processed in 0.04339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