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007|回复: 0

[百姓呼声] 中国一点都不能少

[复制链接]

9504

主题

1万

帖子

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420
发表于 2020-10-26 12:06: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北省 电信
中国一点都不能少

随着美国内形势的发展,其对国际关系的发展与演变,也有了明显的变化。体现在台湾问题上,此种变化就更为明显和突出:美国对"台湾牌"更重视。一方面,美国加大了其对台军售力度,不仅出售防御性武器给台湾,还出售进攻性武器给台湾;美国加大了与台湾方面的"官方"往来,层级和频度都有很大提升;另一方面,美国又有所克制,始终关注着大陆的相关反应。一旦大陆反应超过了其预期,其又会在短期内对其相关行径进行一定的调整,降低其"敏感度"。这些新发展和新变化给大陆应对台湾问题提出了新问题,新挑战。这些新问题、新挑战也意味着,大陆需要不断检视其对台政策,"与时俱进",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应对和解决台湾问题。

在过去的近三十年中,为了有效应对台湾问题,大陆采取了多种举措。总体来看,大陆近30年来的对台政策,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两多一少":即政治考量和应对多,军事考量和准备多,法律考量和准备少。每次台海出现风云,大陆多从政治和军事角度考量,出台相应措施,如通过军事演习压制和警告台湾方面不要轻举妄动,通过政治措施取消相关交流等。采取法律行动不是没有,但很少,仅有有限的几次。通过政治措施和军事措施来预防和应对台湾问题所引发的挑战,当然有其必要性,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我们必须同时看到,台湾问题是很复杂的,此种复杂,归根结底根源于台湾的"法理台独"行动驱动。"法理台独"的特点在于:在台湾内部,通过去中国化凸显台湾的主体地位,通过扩大公投范围等不断突破民众认知,为最终的"宪法公投"扫清相关障碍;在对外方面,则是不断尝试谋求台湾的"国际空间",否定联合国大会与1971年所通过的第2758号决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无论是对内方面还是对外方面,台湾方面都注重通过法律形式、以法律名义进行。因此,台湾问题所引发的挑战,总体来看,政治挑战是形式,法律挑战是根本。要有效地应对此种挑战,就有必要加强法律上的准备,多从法律角度入手,这样才更有针对性,更有效。

而从法律应对的既有实践来看,尽管法律应对次数极为有限,但效果却极为突出。在过去的近30年中,大陆有两次极为成功的法律应对实践。一次是在2005年。为有效地应对"台独"势力的挑衅,我们制定并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这是首次侧重从法律角度来正面应对的一次实践。这部法律的及时出台,在当时极大地震慑了台独分子,打击了台独分子的嚣张气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次是2016年。由于是年台湾地区领导人换届,为"察其言观其行",在台湾有意义参与联合国专门机构活动问题上,我们依然释放了善意,依然同意世界卫生组织邀请台湾方面以"中华台北"的身份、观察员的名义参与世界卫生组织大会。与此同时,我们也保持了警惕,第一次将联合国大会1971年所通过的第2758号决议写入了邀请函。台湾方面显然也注意到了此细节,收到邀请函后一时"五味杂陈"。而从美国角度来看,注重挑战和应对的法律性就更有必要。美国一直扮演着台海形势"搅局者"的角色。每当台海形势出现异动,一定都能看到美国的"身影"。但从美国参与台海局势的基础来看,最重要的基础,恐怕莫过于《与台湾关系法》。对台军售,是基于《与台湾关系法》而进行的;美国方面与台的交往,最根本的规范,同样是《与台湾关系法》。由于美国在对台问题上所发起的挑衅和挑战主要是基于其国内法,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其国内法意义上的"合法性",要有效应对此种挑战,显然也需要一种法律思维,基于法律视角,通过法律途径进行。

从长期的实践来看,对于应对以法律形式发起的挑战,政治层面和外交层面的应对,往往很难有比较好的效果。法律上的挑战和冲突,真正有效的应对方式,应该同样是法律的。所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说的也正是这个意思。事实上,要想使政治应对和军事应对更有效,必须建立在相关法律应对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问题才能得到长远的解决。否则,缺乏法律基础的政治应对和军事应对,即使暂时有效果,也很难保证不会出现"复发"症状。对于以法律名义和法律方式提出的问题的回应,最好的方式,当然应该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通过加强法律应对,既可以很好地控制和打压台湾当局的嚣张气焰,也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和全面地把握问题的方方面面,从而有助于更好地应对和解决问题。
2ac0f896b203fea5082d4e2312c509b5~640x640.jpg
最好的生活,无非就是白天可以有说有笑,晚上还能睡个好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鄂ICP备20220039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98402000088号

GMT+8, 2025-5-25 06:39 , Processed in 0.06308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