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865|回复: 0

入冬前,养肺,做一个动作,喝好二杯水,远离三种气,谨记四个字

[复制链接]

3815

主题

5670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838
发表于 2020-11-3 14:59: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北省 移动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肺,直接与口鼻相连,在寒气到来时,往往第一个沦陷。

冬季,是肺部疾病高发的一个时节。
所以,在入冬前,一定要格外注意养护肺部。
出现下面10种迹象,说明你需要好好养护肺部了
1、容易便秘,排便不畅。
2、鼻炎反复、频繁过敏。
3、鼻塞、红鼻头、爱出汗
4、频繁着凉感冒,鼻孔干燥。
5、手指末端变大,指甲变黑。
6、咳嗽不断,咳痰伴随血丝。
7、眉毛干枯、稀疏,头发焦黄。
8、胸口发闷,胸痛,呼吸急促。
9、凌晨易失眠,有黑眼圈,无精神。
10、皮肤干燥、毛孔粗大、皮肤无血色。

入冬前,养肺,做一个动作,喝好二杯水,远离三种气,谨记四个字
做一个动作
——上下蹲一蹲
两腿分开与肩齐宽。
下蹲时躯干保持笔直,臀部向身后撅起。
下蹲时吸气,站起时呼气,每日做20~30次为宜。

下蹲膈肌上抬,站起横膈下降,会加大胸腔和肺的活动范围,增加肺活量。
一蹲一起、一压一放、一冲一回的气血往复运动中,使肺部小血管得到了反复冲洗,迅速清除肺部一些有害的代谢产物,肺部自然就健康了。
喝好二杯水
肺,喜润恶燥,多注意补充水分。
一:温开水

秋冬时节,多喝温开水,补充水分,滋润肺部,对抗燥邪。
温热的开水,还可缓解呼吸道黏膜的紧张状态,可很好的保护肺部健康。
二:淡茶水

两餐之间,用润肺排毒小植物泡水,是不错的选择。
蒲公英、玉竹、桔梗、百合、金银花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远离三种气

清气与浊气,在肺部进行交换。
吸入气体的质量,直接影响肺部的健康。
第一种:香烟毒气
香烟燃烧后,会释放出百余种有害物质。
这些有害气体吸入肺部,被肺泡和粘膜吸附。
久而久之,便会损害肺部机能,诱发多种病变。
除了主动吸烟,还要远离二手、三手烟也要远离。

第二种:厨房油烟气
厨房做菜的油烟气体,也会严重损害肺部的健康。
有研究发现,油炸或热油炒菜时,PM2.5能迅速飙升几十倍。
长时间处在油烟浓度较高的环境中,对肺部的影响,显而易见。

第三种:污染的空气
冬季,是雾霾严重的季节。
而污染的空气,对于肺部损害,尤为严重。
所以,在空气质量差的时候,尽量减少外出,出门时,要点好口罩。

谨记四个字
第一字:笑
“笑”,可能是最“物美价廉“的养肺方法了。
“常笑宣肺”,经常大笑,对于肺部健康,十分有益。
欢笑时,能使肺扩张,清理呼吸道,肺活量增加,使呼吸更通畅。
并且,欢笑,有助于宣发肺气,促进肺内气体的交换,从而消除疲劳。
所以,经常保持良好的心情,经常笑一笑,对于肺部的健康,大有帮助。

第二字:白
五色养五脏,白色入肺。
多吃白色食物,可滋润肺部。
银耳,入肺经,生津润肺、益气滋阴。
秋冬肺热咳嗽、肺燥干咳的人,多吃点银耳,十分不错。

白萝卜,略带辛辣味,清热化痰,缓解咳嗽。
用白萝卜煮汤,或者做蜂蜜萝卜盅,对于润肺养肺,都十分不错。

第三字:呼
肺,主气,司呼吸。
多练习深呼吸,可吐故纳新,促进排浊,强健肺功能。
早晚十分,找一处空气清新之地,练习深呼吸,首先腹式呼吸。

先调匀呼吸,缓缓吸入清气,当吸至最大限度时,再慢慢呼出。
每一次吸气,都将小腹鼓起,每一次呼气,小腹都要内收。

呼气时,牙关要轻闭,并轻念“咝”字,待气全部吐出后,再吸清气。
这样一呼一吸,连续30次,每天坚持做,肺部可保持清洁通畅,还可强健肺能,提高肺活量,对肺部健康,大有益处。

第四字:动
坚持运动,可以提高肺活量,有益肺部健康。
吃过晚饭后,找空气清新之地,走走路,尤其是快步走。
经常快步走,能够提高肺部功能,锻炼肺部力量,可以预防肺部疾病。

此外,慢跑,能保持和增强肺泡弹性,延缓呼吸功能的衰老。
慢跑还能使肺脏内气体交换充分,血液中氧气含量高,有益心肺健康。

闲来无事,还可做做扩胸运动,可促进肺部血液循环,有利于肺泡杂质排出。
伸开双臂,尽量扩张胸部,然后,用腹部带动来呼吸,每天坚持锻炼10~20分钟,增加肺容量,提高心肺功能。
初来乍到,请多关照
新来的人儿,摸不着门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鄂ICP备20220039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98402000088号

GMT+8, 2025-5-24 06:56 , Processed in 0.03933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