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156|回复: 0

[本地资讯] 一份64年前的“入党志愿书”

[复制链接]

9504

主题

1万

帖子

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420
发表于 2020-11-4 13:04: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北省 电信
每一次宣誓的背后,都会有一份庄严的入党志愿书,记载着申请人对党最初的理解和认识、入党的目的和动机。11月3日,汉川市收藏达人杨一评将珍藏的入党志愿书捐赠给汉川市档案馆,这份64年前的入党志愿书见证了入党人对党的感情,也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这份志愿书填写于1956年2月22日,申请人是王生财,家住汉川县刘隔乡王家棚村,农业生产合作社主任,时年38岁,如果老人健在,应该是102岁。在“为什么入党”一栏中,“在各种艰苦工作中,不向困难低头,坚决克服和战胜困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树立无产阶级思想,走上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并将革命进行到底。” “批准党委意见”栏用写明:“刘隔革委会根据支部意见,批准入党”,汉川县委组织部批准入党,更有意义的是时任汉川县委书记董玉森签字,时间是1956年10月31日。 董玉森,曾任长清县六区青年救国团团长、中共博平县区委书记 黄安县西工委书记。建国后,历任中共黄陂县委组织部部长,汉川县委书记,孝感专署专员,中共孝感地委书记,湖北省第五、六届政协副主席,是中共十二大代表。

杨一评告诉记者,入党志愿书作为重要的档案材料,通常由组织人事部门妥善保管。他收藏到的这份入党志愿书,不知是什么原因流失到了民间。这些入党志愿书虽然已经泛黄发旧,但认真阅读就会发现,几十年岁月沧桑,但要求入党的人信念不变,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一位普通农民对党的执着追求,他们在自己普通的岗位上默默坚守着,忠于党,忠于祖国。 红色档案是中国共产党诞生、成长、奋斗光辉历程的真实见证,是弘扬民族精神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宝贵资源,入党志愿书等实物档案具有一定史料价值。杨先生将这份入党志愿书捐给档案馆,向建党100周年尽一份心意。他表示将继续收集、保存和利用!
92b95cf40d30fcc715a78685917b4356~640x640.jpg
最好的生活,无非就是白天可以有说有笑,晚上还能睡个好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鄂ICP备20220039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98402000088号

GMT+8, 2025-5-25 03:51 , Processed in 0.04404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