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697|回复: 0

后半生,圈子不大,有你有茶

[复制链接]

3815

主题

5670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838
发表于 2020-12-11 15:07: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北省 移动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二三人共饮,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人生,是从零到百,再从百到零的过程。

半生已过,前半生聚在一块的朋友,恍惚间少了大半。

前半生追逐的烈酒浓情,也变成了粗茶淡饭。

原来后半生想要的真不多,无非是一个不大的圈子,跟有你有茶的生活。

01

圈子不大,三五知己足矣。
有一项有趣的研究表明:25岁时,你的朋友数量达到顶峰;过了25岁,你的社交圈会越来越小。

曾经许多朋友,他一伙,咱一伙,如今许多人走丢在半路上,虽然如此,却也不是坏事。

每个人的离开,或是志向不同、或是三观不同,但无论如何,陪伴过一程,便祝他好运吧。

那些真正沉淀下来的,才是自己往后应该珍惜的人。

社会学里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理论——“邓巴数字”,也叫“150定律”。

也就是说:人类允许自己拥有稳定的社交圈人数是148人,约150人。

去掉亲戚、同事、同学,那还剩下的,不过三五个,顶多两个手掌就能数的清。

这些“十指之内”的朋友,是可能陪伴一生的知己。

酒肉朋友再多,不如十指内的知己,圈子无需多大,有个三五知己,便足矣。

02

圈子不多,清净生活。
刘禹锡的《陋室铭》讲: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同样一间简简单单的居室,别人认为简陋、寒酸,你认为简约、朴素。

不同圈子看风景,风景也不尽相同。

就像你透过窗户能看见蓝天白云,而他可能看到的,是地上的污泥与肮脏的苍蝇。

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人生本就是一场体验,得与失、荣与辱、起与落,你在乎的越多,心里就越痛苦。

你舍弃的越多,内心就越清静。

社交圈子不也如此?

有些人追求人脉广,圈子无数,人脉极多,每日忙于应酬,疲于交友,却不曾为自己活过几天。

还不如少些无谓的社交圈,给心灵腾出空间,来一段为己而活的悠闲。

其实也不难,只要适当地忙,也别忘了闲。

忙字拆开,是心、亡,越忙,就越迷茫;

闲字拆开,是门、木,门里植树,晨起到日暮。

这一年已过去三分之一,等到明年,圈子不需多,过一下清净生活。

03

圈子不杂,有你有茶。
周作人讲:

“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忙里偷闲,于浮世中,觅一好去处,与知己好友,喝茶谈天。

这大概是喝茶人的享乐。

无论谁,喝茶的时间久了,都不自觉会有些改变,变得更静、更朴素。

并非茶有什么魔力,而是喝茶的过程、茶的意境,会让人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

爱茶的人,圈子不杂,有你有茶。

“你”是知己好友,患难与共;“茶”是千秋岁月,尽在壶中。

得闲暇,且闲暇,趁着闲暇,与知己喝清茶。

吴秋山说,如果身无事牵,邀之一二知友,在茶馆里泡了一壶清茶,安闲地坐他几个钟头,随意啜茗谈天,也是悠然尘外的一种行乐法子。

该行乐,且行乐,及时行乐,同好友把光阴舍。

喝茶,圈子无需复杂,只需要知己与茶。

人生在世,须交有道之人,莫结无义之友;饮清静之茶,莫贪花色之酒。

爱茶的人,圈子不大,有你有茶。

往后余生,圈子慢慢缩小,对茶却热爱依旧。

时间会筛掉无缘、无心的人,留下知己,以及茶的味道。
mmexport1591339496755.jpg
初来乍到,请多关照
新来的人儿,摸不着门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鄂ICP备20220039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98402000088号

GMT+8, 2025-5-25 15:28 , Processed in 0.04370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