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4-10 16:33: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山西省 移动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踏雨寻荷
文/槛外呆人
记得是在几年前吧,与网友红叶子一起联过关于荷花的诗,中有“荷塘朵下鸳鸯戏,越月吴山最迷人”之句.又有“千顷荷塘蛙闹叫,月影朦胧,装点芙蓉俏”之语,那芙蓉其实是荷花,因荷有水芙蓉之谓.对于荷花的描述其实不见得如何好,但用来配诗,也许可行。
关于荷花的填写有过好几次, 一次是在广东云浮,那儿有一个叫做蟠龙洞的旅游区,而此处有荷塘十顷,如果在六月去旅游,便能见着那些荷花开放,点点亭亭,红荷绿叶,别样情趣无边,那杨万里在诗中有叙: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别样红的红估计就是我所见着的那些个淡红粉红紫红,其实也可以叫做荷红吧.另一次却是在淅江的乐清,那是温州湾的一个县级市吧,由于在雁荡山下,所以还算是有些名气,那时我在游玩时无意中见过了那一片荷田,但却是春月,无法领略荷花之美,但那荷田里的莲叶却是绿到极致.真的是另外一番风味.
荷花之于我,却还是有些缘份的,因为我是荷月出生的,关于这荷月的来历,还是真有些讲究的, 在农历六月许多植物在酷夏的灼烤下无精打采,只有荷塘中的荷花亭亭玉立,精神抖擞,因而,便称之荷月。虽然六月还有暑月焦月伏月精阳且月等其他称谓,但在大多数人心里,六月就只叫荷月,而且吧,古人们用得最多的就是荷月这个称谓.听说荷月出生的人天生忧郁而爱心泛滥,想想也是符合荷花心性.故对于这荷月的缘份,我倒是真的很是喜爱.
在我的老家,湘莲虽然甲于天下,但我老家的农田却很是少见,而洞庭湖区却是很多的,可惜我很少去湖区.因为地理原因吧,我老家却在丘陵地带,远离湖区,所以很少种莲.倒是在益阳市资阳区和朝阳区的鹅阳池,紫霜湖中,每年荷月都会有莲花开放.但我也已经有了好多年末能见着了.
前天,听说了崖口村的荷花有些开了,于是便想着一定要去看看, 于是,便去看看么.天下着雨,虽然也下的大,却也阻挡不了我,雨水在荷叶上,一粒粒的可能更加增强视角效果,想想是对的.
荷塘号称百顷,但在我看来只有百亩吧.但虽止百亩,却让人目不瑕接.走近荷花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荷叶,走近了,荷花花瓣初展,点点新红.它粉粉的,淡淡的,文文的,雅雅的,仿佛永远是十五六岁的年纪,尽管不是在明亮的阳光下而是在轻风细雨中.却见她们婷婷于岸畔又隐隐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测的艳影,都会使人心醉神迷.清时有个叫做石涛的诗人写过一首荷花诗: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这样的描写委实让人心旷神怡.而沈约却别开生面,将荷花拟人化,很是别致: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其实,把荷拟人化的却不光只是沈约先生.记对有一回詹大年老师在讲对联时说过一付联,中有“风摆棕榈,千佛手摇折叠扇;霜凋荷叶,独角鬼戴逍遥巾”之句,老师说对的极为妥帖.我想亦然.
荷花是圣洁美丽的象征,她出污泥而洁白无暇,洒清香而天然独秀,极玲珑又纯洁谦虚,亭亭玉立,惹人喜爱.而置身在这荷花的世界里,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习习凉风夹带着荷花的清香阵阵袭来,吹散了一身的热气和烦躁,一种不可名状的惬意感弥漫全身.这浓绿的莲、粉白的花,溢满了双眼,真的是既养眼,又养心、养神啊.看来,休闲游览不一定非要去名山大川,留心一下身边,一块青草地,一片麦田,树荫下的一条小河旁,都可以成为我们休闲的胜地,只要你有这样的心境,有这样的情趣。 |
-
|